进入5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建设。1952年,4个行署区被撤销,重新合并了四川省。在四川省各地,陆续组建了一系列的专区和地级市。起初,绵阳专区组建以后,下辖了10个县,分别是:绵阳县、彰明县、梓潼县、罗江县、德阳县、广汉县、金堂县、什邡县、绵竹县、安县。

1953年,绵阳专区下辖的广汉县、金堂县、什邡县等3个县,划入了温江专区管理。随后,广元专区被撤销,广元专区原本下辖的8个县,全部划入了绵阳专区管理。此时,绵阳专区合计下辖了15个县。1958年,在四川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遂宁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7个县,全部划入了绵阳专区管理。随后,绵阳专区下辖的彰明县、江油县,合并为江彰县。
此时,绵阳专区合计下辖了21个县,管辖范围非常大,称之为“大绵阳”,分别是:绵阳县、江油县、彰明县、青川县、平武县、广元县、昭化县、旺苍县、剑阁县、梓潼县、三台县、盐亭县、射洪县、遂宁县、蓬溪县、潼南县、中江县、德阳县、罗江县、绵竹县、安县、北川县。

1959年,绵阳专区的江彰县改名为江油县,与此同时,昭化县被撤销,原本下辖的乡镇,划入了周边几个县管理。绵阳专区的区划,调整为20个县。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绵阳专区更名为绵阳地区,管辖区划不变。1976年,在绵阳县部分乡镇的基础上,组建了绵阳县级市,隶属于绵阳地区管理。1977年,绵阳地区的潼南县,划入了江津地区管理。
此时,绵阳地区的区划,调整为1个县级市、19个县。进入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各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进行了各方面的区划调整。1979年,绵阳县被撤销,并入了绵阳县级市。1983年,四川省组建了德阳地级市,绵阳地区的德阳县、中江县、绵竹县,划入了德阳市管理。

1985年,绵阳地区被撤销,组建了绵阳地级市。原来的绵阳县级市被撤销,组建了市中区。同时,四川省组建了广元地级市、遂宁地级市。绵阳地区原本下辖的10多个县,划入了三个地级市管理。其中,安县、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北川县、平武县、江油县等7个县,划入了绵阳地级市管理。这一阶段,绵阳市下辖了1个区、7个县,合计8个区县。
随着绵阳市各地的持续发展,1988年,江油县被撤销,组建了江油县级市。1992年,市中区被撤销,分别组建了涪城区、游仙区。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绵阳市迅速崛起,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多,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2016年,安县被撤职,组建了安州区。截至这个时候,绵阳市3个区、1个县级市、5个县的区划,已经彻底形成。

当然,进入21世纪以后,出于经济建设的需要,绵阳市陆续组建了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城新区等几个新区。不过,这几个新区情况特殊,属于功能区,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