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在黄陂区王家河街有一位养鱼专业户,他的养鱼方式跟大多数养殖户显得有点与众不同,他不是把鱼养在池塘里,而是养在直径8米的圆桶里,200天时间就能出8000斤鱼,这种养鱼方法不仅年产量比传统水面养殖高出了约15倍,还可以实现养殖过程零排放。

记者在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的武汉华丰聚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水产基地,看到了一排排“巨型水桶”。跟随陈师傅坐上升降车,站在2米多高的“水桶”旁,方能看清直径约8米“水桶”的全貌。

陈师傅每天的任务就是开着升降车观察鱼的情况,给鱼喂饲料,早中晚投喂三次。每天早上喂食时,鱼儿翻腾的最为凶猛,它们从圆桶底部拼命向上跳跃吃食。
这到底是什么鱼?
为何又养在这样的巨型水桶里呢?

基地负责人邹胜华告诉记者,这种“巨型水桶”名为陆基圈养池,圈养池里主要是鲈鱼、花菇鱼、银鳕鱼等特色水产。师傅们刚刚捕捞的这些鱼就是鲈鱼,它被称为“水中老虎”,是一种肉食性鱼,具有攻击性,吃食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


圈养池内,水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池内鱼儿比鱼塘养殖得到了更多锻炼,相当于不停地健身,肉质更好。而陆基圈养池的真正特色,在于该设施具备节约养殖水体面积和环保节能的双重特点:圈养池通过管网与外部的生态水池连通,鱼在圈养池内,通过人工投喂生长,圈内含有排泄物、饲料残余的水体,则经过精巧设计的排污管网抽出,经过滤和净化,重新注入圈养池,形成一套闭环的循环利用系统。

这套圈养池是邹胜华结合市场成熟产品,自主改造的一种水产养殖设备。
2008年,邹胜华来到王家河流转上百亩土地做农业。在尝试了多种农业类型后,2016年,他流转了500多亩土地开始专注水产养殖,一开始,他是挖塘养鱼。由于土地使用权受限,再加上基地处于丘陵地带、水源紧缺,想要扩大水产规模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四处打听,邹胜华发现了集装箱养鱼模式。

集装箱养殖技术又称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是在经过技术改造的集装箱中进行水产养殖,它不污染鱼塘,安装灵活方便,占地面积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非耕地,减少对土地的深挖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