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谣言“打假治敲”研讨会在京举行:鼓励投资者拿起法律武器起诉造谣者
孙念瑞指出,信息传播的真实、准确、完整对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市场舆论信息内容复杂、传播迅速且影响范围广泛,虚假信息侵犯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建立简便易行的股市谣言赔偿制度
实际上,对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人的处罚,一直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证券法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0万元的,处以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刑法规定,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了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责任。根据以上法律规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的行为人,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如果编造、传播行为与操纵证券市场等行为相叠加,则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后果。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对于造谣者如果只是停留在删帖的层面,难以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建议主管部门对此类编造、传播行为予以关注,依法监管。
丛刚建议,应当建立简便易行的股市谣言赔偿制度。在互联网上造谣传谣太容易,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所以必须加大造谣传谣的成本。谣言导致上市公司市值缩水,不能一撤了之,必须给投资者赔偿,这里民事责任赔偿机制非常重要,特别是互联网的取证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起一套简便易行的投资人索赔的制度,才能让造谣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只是简单删除造谣者账号。
中上协强调,中上协支持上市公司积极举报虚假新闻、违法报道行为,鼓励广大投资者利用法律武器针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的行为人进行维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