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神盾科普局
编辑 |神盾科普局
出大事了,人民币突破7:1大关,和3月份的6.3相比,人民币差不多贬值10%,许多人可能会说贬值就贬值呗,和我有啥关系,影响不了我一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但人民币贬值真的和普通人没有关系吗?人民币贬值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走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真正受影响的又是谁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今世界上流通最广的还是美元,美元霸权还没有跌落神坛,因此只要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对于我国进口企业来说就比较不友好,打个比方来说,人民币没有贬值之前,企业进口的原材料只需要支付6.3人民币就可以买到,可是人民币贬值之后,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一模一样的东西,得6.7人民币才能买到,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进口成本,成本提高,所生产出来的物品不就得跟着涨价?企业怎么会做亏本的买卖呢?
所以人民币贬值对于国内依赖进口的企业来说是弊大于利,当然也间接地影响到了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原材料上涨,物价必定上涨,但是老百姓的工资并没有涨,一个月还是3000,但人民币贬值前3000块钱还能当3000块钱花,贬值后手里还是3000块钱,但产生的经济作用或许只剩2800,所以人民币贬值对普通老百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油价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飙升,今年油价动不动就突破9元和10元的大关,让我国有车一族直呼:真是买得起车,加不起油,以后干脆环保出行,用自己的11路公交车上班得了,导致油价上涨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俄乌冲突下,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一路飙升,人家俄罗斯才不管你买的起买不起,反正战争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我当然要利用能源赚取战争经费,所以打起了能源价格战。
能源价格的飙升让其他国家面临着高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的危险,最显著的就是德国,3月份以来,德国的物价指数一直保持在7%以上的高位,8月份的物价指数同比增长高达8.8%,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同比上涨分别为35.6%和16.6%,也就是说德国民众面临物价上涨的同时还要面临通货膨胀,这都对德国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尤其是低收入者,将要维持不住日常的生活需求,加上寒冬马上来临,高昂的取暖费用更是难以支付。带来这些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能源价格飙升,让德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尤其是国内的工业生产线更是受到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工业订单就被迫转移到了我国和美国的手中,一些企业承受不住已经申请破产,如果德国对能源上涨的遏制不住,那么大规模的企业破产潮还在后面,因此无论是国内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还是能源危机,都让德国这个被称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国家,经济形势也在快速恶化。
这种情况不单单是在德国出现,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上演了这种情况,跟着老美制裁俄罗斯,最终把苦果倒在了自己的国家,哪怕是老美,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问题。
可是老美豁得出去,一看国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美元面临贬值,直接联合美联储进行加息,并且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加息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