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近期产量有所回升,对于稳定市场价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据SMM统计,9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7.62万吨,环比8月增长近23%,国内多晶硅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硅料供应紧缺程度得到较大程度缓解。一方面随着限电影响的结束以及部分检修厂家的复产对多晶硅供应形成一定支撑,其中新特能源、四川协鑫、东方希望等一线厂家的恢复生产对多晶硅带来了约9000吨的增量。另一方面,新建产能的顺利爬坡亦带来了供应的增长,其中协鑫、内蒙新特、青海丽豪等厂家带来约7000吨的供应增量。
PVInfoLink也分析称,硅料环节新产能在即将到来的四季度继续提升,而且季度环比提升幅度继续扩大,终于将在Q4迎来产能释放高峰期。9月硅料整体供应量环比提升,有效增量主要集中在下旬,9月最后一周上游主要大厂之间已经陆续开启新订单的洽谈和签订,确保生产环节得以连续和稳定运行。
硅料何时会迎来市场拐点?史真伟分析,目前硅料价格已经月度连涨了一年多,从目前来看,10月份迎来拐点比较难,因为10月份的大单基本上已经签完,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动。11月和12月份的走势,需要结合市场装机量来分析,看年底是否会出现装机潮。目前业界公认的价格拐点是明年初。
在价格走向平稳的同时,硅料产能过剩风险也需要企业提高警惕。史真伟表示,在高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企业扎堆进入硅料行业。建设一万吨的多晶硅产线,前期要投入将近10亿元,硅料产业技术壁垒高,且投资周期较长。很多企业盲目建设,没有感受到后续的市场风险,现在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从目前来看,多晶硅扩产速度远高于光伏行业装机量增速,行业发展速度并不匹配,所以国家要提前管控,提醒一些市场后入者,不能盲目进场,上下游要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