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时刻!经济学奖今日揭晓,谁是热门人选,谁又长期“陪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仁贵表示,从长期累积来看,引文桂冠奖相当于一个数据库,不少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出于引文桂冠奖,比如,2013年至2021年(除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每年都在引文桂冠奖的名单之内。引文桂冠奖并非是对当年诺奖的预测,可能是一段长时间的预测。也就是说,诺奖潜在得主的名单会再次扩容。
不过,李仁贵认为,结合研究方向来看,2022年引文桂冠奖经济学方面获得者,今年获得诺奖的可能性不大。
潜在诺奖得主有哪些?
贝壳财经记者统计看到,截至目前,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已先后有56组、共计100位经济学家入选。除21位引文桂冠奖得主已获诺奖,至少12位引文桂冠奖获得者逝世外,目前60余位学者达到诺奖级别。
其中,宏观经济学方面的罗伯特·巴罗可谓是诺奖得主热门人选,但也是一位长期“陪跑”学者。据了解,巴罗被认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截至2016年3月,经济学研究论文项目将其评为全球第五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与此同时,巴罗也是引文桂冠奖在2002-2005年时预测出的诺奖得主之一,与其同一时期获得引文桂冠奖的经济学家基本都已成为诺奖得主。
菲利普·阿吉翁也是诺奖大热人选,其是“内生增长理论”的领军人物,“熊彼特增长范式”的创建者之一,被视为法国诺奖级别的经济学家。此前,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保罗·罗默曾于201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据了解,有着“小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的克拉克奖得主,也被视为是诺奖潜在候选人。包括曾因对收入不平等研究的凯文·墨菲,2005年获得克拉克奖的德隆·阿西莫格鲁,以及在博弈论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大卫·克雷普斯近年来呼声较高,这三人同样是引文桂冠奖的获得者。
从女性经济学家方面来看,业内人士此前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诺贝尔经济学奖潜在获奖者包括安妮·克鲁格,克劳迪娅·戈尔丁和南希·斯托基,其中,前两位均为引文桂冠奖得主。
李仁贵表示,从1947-2022年,44位学者获得克拉克奖荣誉,其中14位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由于克拉克奖和诺奖评奖机制存在差异,早期克拉克奖得主与诺奖的关联度较高,从2000年以来,诺奖得主鲜少出自克拉克奖。
52年仅两位女性得主,诺奖平均获奖时滞35年
贝壳财经记者统计诺奖官网看到,诺奖官网显示,从1969至2021年,53次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共授予89位获奖者。其中,25次为单人独享,20次由两位获得者分享,8次由三位获奖者分享。
从年龄来看,最年轻的得主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埃丝特·杜弗洛,2019年获奖时为46岁,彼时,埃丝特·杜弗洛与其丈夫阿比吉特·班纳吉以及哈佛教授迈克尔·克雷默共同获得诺奖,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而数据显示,包括埃丝特·杜弗洛在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仅有2位女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其于2009年获奖,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为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