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0日揭晓,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戴维格等3人因“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获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过去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偏好理论,而对眼前的重大经济事件回应不够。今年该奖项表现出了些许不同,显示出对金融问题的关注。但从获奖者看,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是颁给了主要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者。一度风靡世界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已在实践中遭遇重挫,日益沦为“黑板经济学”,但诺贝尔经济学奖仍未放下对它的”情结”。
首先,自由主义经济学存在认知错乱。在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词典里,资本主义就等于市场经济。在现实中,美西方占据着大量的全球经济、政治、军事资源,其贸易金融主导性权力、能力也都强大。但美式市场经济却秉持自身利益至上、“美国优先”,一味迷恋国际霸主地位,为此不惜人为制造和挑动经贸摩擦,以恶性竞争取代国际经济合作,不择手段地破坏市场自发形成的国际分工。究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护持美西方的垄断利益。如此看来,资本主义根本不能垄断对市场经济的定义。现在美西方嘴里嚷嚷的“市场经济”,在实操中甚至是“反市场”。
其次,自由主义经济学为西方资本野蛮无序扩张开路。美西方资本频繁对外扩张和霸凌,自由主义经济学都被认为充当了“先锋”角色,其中包括对所谓“经济人理性”等概念的过度崇奉。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本就面临地区不平衡、政策不协调以及疫情不断反复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但美西方仍在雪上加霜,动辄将经济制裁等作为杀手锏,采取一系列“脱钩”、断链、制裁、限制等措施,把经济领域相关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甚至武器化,扰乱世界经济正常循环和发展。
第三,自由主义经济学让美西方反受其害。美西方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也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困境。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实体经济虚拟化、空心化,支撑经济体系的制造业大量外移。在自由主义经济学旗帜下,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与民众的愤怒交织在一起,导致美欧国家内部民粹主义日盛,并通过选举渠道越来越多地传导到政治层面。现实证明,长期过度的自由主义治理使不少西方国家丧失了在危机中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胆识与能力。正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过度的自由主义已成为自由主义的灾难。
早在100年前,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凯恩斯就说过,如果我们继续把建立在自由放任与自由竞争假设基础上的这些经济学原理,运用到一个正在飞速背离这些假定的社会中,那么我们就要冒第十次风险,而且是愚蠢到极点。如此说来,以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为特征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如果再不改弦更张,借用莎士比亚剧本里的一句话,生存还是毁灭,就真成了一个问题。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时代命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要维持自身经济学界“航标”地位,就须与时俱进。世界上不存在某种永恒的经济学理论,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学教条。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也给世界带来一个深刻启示,那就是每个国家都应该探索立足于自身经济实践的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已经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经济学界需要站在中国和中国人的立场,努力从我国经济发展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萃取和提炼更多经济学的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回顾历史,正是20世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领衔了世界经济发展,为经济学的西方话语和西方理论提供了实践土壤。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长期稳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世界也越来越多地向东看,正期待着经济学的中国理论和中国贡献。(作者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