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锂资源项目建成大约需要5年时间,而新能源汽车目前是锂金属使用量最大的产品。从目前势头看,不但中国重视新能源汽车,欧美都准备下场角逐了。如此看来,新能源汽车第一波狂潮至少会持续到2025年前后。” 王冬伟说。
天华超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锂矿价格走势受几种因素影响:一是终端需求,目前来看,终端的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发展较快,对上游的锂盐、锂矿需求量会有增长;二是供给,锂矿开采和产能释放速度短期内难跟上下游需求增长速度。
未来锂盐价格是否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记者表示,锂矿上游资源价格和锂盐等产品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高位运行和小幅震荡的概率比较大,随着近两年的锂矿资源开发和锂盐加工扩产等逐步释放产能和供应链逐渐的理顺,锂矿资源品和锂盐等产品供需会进入一个相对紧平衡的状态。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代表的锂电池竞争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锂电行业壁垒也比较高,一些头部企业会更多的享受未来若干年动力电池和新型储能系统带来的确定性发展机遇,毕竟锂资源品有一定的稀缺性,下游需求旺盛且刚性,下游高位拿货的意愿也比较大,坐等锂矿、锂盐等价格大幅且连续下跌的希望不大。” 祁海珅说。
磷矿价格“站起来了”,磷化工企业受益
10月11日晚,兴发集团也公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9亿元-49.5亿元,同比增长96.98%-98.98%。
对于业绩预增的原因,兴发集团表示:一是报告期内受传统化工及农化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公司草甘膦、磷矿石、黄磷等产品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科学组织生产经营,磷化工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得到较为充分发挥。
二是报告期内受益于食品加工、碳纤维、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公司食品添加剂、特种化学品、湿电子化学品等产品市场需求良好,盈利水平稳步提升,经营效益显著增加,业绩贡献占比已上升至接近三成。
除了兴发集团之外,云天化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也出现大幅增长。公告显示,云天化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左右,同比增加80.61%左右。据了解,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公司去年全年的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为何这些磷化工企业今年业绩增长迅猛?部分原因是磷矿石价格的持续走高。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0年10月11日,磷矿石现货价为376.67元/吨,而2022年10月11日,磷矿石现货价已经飙升到1063.33元/吨,突破千元大关,两年时间价格涨幅超过1.8倍。
王冬伟认为,近期磷矿石价格大涨和锂矿类似,都是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磷矿石的下游需求包括农业化肥、精细化工,以及新能源电池的生产。短期看,目前磷矿供给确实比较吃紧。最近对磷矿生产的管制加强,安全检查力度空前,使行业扩产受到严格限制。还有,秋冬季节是枯水期,作为水电大省的四川推出限电政策,这直接影响了该省磷矿生产。再看需求端,磷下游领域现在进入‘金九银十’旺季,需求就摆在那里。”王冬伟说。
而从长期来看,王冬伟认为磷矿供给同样不容乐观。他说:“虽然国内磷矿石基础储量有32.4亿吨,全球排名第二,但西南三省和湖北、湖南就占到储量80%以上,资源分布很不均衡。而且,由于长期高负荷开采,磷矿的品位不断下降,中长期会逐渐抬高生产成本。同时,磷矿石的跨省流动在减弱,因为各地在加强磷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尽量不让‘肥水流向外人田’。此外,未来下游新能源对磷矿石的需求会持续增长。”
祁海珅表示,磷矿资源品涨价也是受到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提升,以及新型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增多,加大了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同步带动了上游原辅材料的旺盛需求以及价格上涨。
那么,“左磷右锂”一起涨价的局面会持续多久?
王冬伟说:“从磷矿来说,由于品位不断下降,国内生产成本只会逐渐提高,各磷矿资源大省也会不断强化磷产业一体化布局。再看需求端,以新能源汽车电池为例,其对磷矿的需求将越来越强,2021年锂电池大约只消耗134.8万吨磷矿石,但预计2025年会增加到662.4万吨,2030年则接近1000万吨。这样的增速,必然对磷矿长期价格形成向上牵引。锂矿的长期价格走势也将大同小异,除非生产工艺出现革命性进步,否则锂资源供给的长期紧张局面不会有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