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多重挑战的中国经济,该如何走向前方?
今年中国经济总体来说并不算太好,2022年上半年的GDP增速仅有2.5%,原因当然也多种多样:美联储加息收割,俄乌冲突升级,欧洲能源危机,全球通胀,以及疫情突袭中国等等问题。

3月开始。美联储加息收割世界
这使得我们原定5.5%的经济增速目标被完全打破,好在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秀体制。
在经过了一系列拯救经济发展的措施之后,我们在下半年基本稳住了经济发展,防止国内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特别是8-9月份,中国经济可以说各方面得到了复苏。

8月份的上海,中国经济得到较好恢复
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如何走?房地产,猪肉,通胀和国际形势会如何演变?今天我们粗略的对国内外形势做一个分析,让大家对一些关键的问题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中国社融起死回生
中国经济中有一个数据非常重要,叫做社融数据,它的融资规模增量意味着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也就是说,社融金额越高,那么说明实体经济的前景发展会越好。
然而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社融规模出现了暴跌,同比减少30%以上,环比减少85%,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经济进入了寒冬。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开始增加,而那个时候,工作难找,企业不景气等问题大家也一定感受到了,赚钱难赚成为当时热烈讨论的话题。

毕业容易,找工作却很难
但是最近的9月份,中国社融数据出现回暖:9月份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9月社融数据企稳
社融数据的起死回生,直接说明了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触底并走向回升,这是实体经济走强的征兆,也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预演。
所以从社融方面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出低谷,我们要对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房地产遇冷,多地开始“救市”
中国房地产的遇冷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的我们为了防止房价过快上涨,逐步改善中国地方政府和城投等杠杆率,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要知道,2021年的M2货币总量已经非常高,为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我们开始有意识的打压房地产泡沫。

中国M2数据总量已经非常高,我们要防止“泡沫”破裂
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疫情的突袭,房地产骤然遇冷,一下子就进入了寒冬。所以我们就开始为地产政策松绑,让房地产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7月28日,高层会议明确表示要保交楼、稳民生;8月31日,高层会议表示支持“一城一策”,利用信贷做好保交楼。

允许一城一策,做好“保交楼”工作
9月39日,央行和国务院开始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