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宝兴县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峰(左一)向当地群众了解医疗卫生领域突出问题的处理情况。袁世杰摄
“单检不超过28元,混检不超过8元。”日前,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再次降低省内核酸检测费用。这既是四川省医疗保障局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积极举措,也是省纪委监察厅纪检监察组在省卫生健康委跟踪督办、解决群众燃眉之急的成果之一。
聚焦行业突出问题,推进系统治理,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从深化医院纪检组织改革到破除顽疾,再到推动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作风转变...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用精准监管和关爱守护人民健康。日前,纪检监察组被授予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监督下沉,专项核查核酸检测中的问题线索
2021年10月15日至21日,成都天使酒店12楼会议室彻夜灯火通明。来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驻委纪检监察组等相关单位的38名干部,以及华西医院等医院的相关专家,每天加班加点,对成都市5家第三方核酸检测实验室的450万份核酸检测数据进行专项核查。
居委会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峰说,在此前的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第三方医疗机构存在以单次收取的标准收费实际进行混检收取差价的问题。
“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果是否准确、过程是否安全、程序是否合规,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的大局。任何小问题疏漏都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张峰说。
针对“单收混检”问题,驻委纪检监察组督促省卫生健康委按程序移交问题线索,对存在问题的第三方医疗机构进行严肃处理。同时,部署在全省开展为期30天的核酸检测专项治理行动,实现从点对点纠正到面上治理的深化和拓展。
“从前期的问题发现,到中期的组织推动,再到后期的专项治理,派驻纪检监察组起到了重要的监督推动作用。”四川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治理行动也有效规范了全省核酸检测行为,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型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面对不同时期的防控工作要求,居委会纪检监察组始终紧盯每个阶段的重点和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
疫情初期,集团统筹督导,围绕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物资管理、工作纪律等重点问题和医护人员等其他重点群体,开展“嵌入式”督导;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该团紧扣“外防投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将监管力量下沉到闭环管理、疫苗接种、隔离点风险排查等环节...
“这一系列监管工作提高了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效率,促进了许多潜在风险和不足的解决。”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组委会将共同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县医院能治,我们就在这里治;县里治不好,就回家。”2019年,乐山市马边县最早开展健康扶贫的华西医院主治医师杨宇,被尿毒症患者的一句话刺痛。
此前,由于没有透析治疗的条件,很多偏远乡镇的患者往往要花2到3个小时才能到县城,再花4个小时才能到乐山就医。即使你帮忙联系乐山的免费住宿地,也有一些患者因为困难重重不愿意到县外就医,还有一些患者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
人民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之一,也是居委会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工作的明确导向。2019年11月,驻委纪检监察组通过多次接触、沟通、协调,在省卫健委、华西医院、乐山、马边县的共同努力下,推动成立了全国首家“嵌合医联体”华西医院马边医院。
居委会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毅介绍,该模式将华西医院的管理体系、专家和技术资源嵌入马边县人民医院,实现了信息、业务、管理的“三统一、三共享”,有效改善了马边医疗条件,为全省、全国同类地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的方案。
“以血液透析为例,位于县人民医院的马边血液透析中心投入使用后,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患者就医,大病不出县城成为现实。”陈伟说。
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影响了人们的就医体验。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触及行业系统的突出问题和深层病灶。
“结合省纪委监委部署的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要求,强化‘组、委’、‘组、局’协作机制,与驻在部门共同研判、调查核实重点问题,确保监督治理同频共振。”居委会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罗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