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张奕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燕尾形帽子。他们在医院里忙着打针、输液和送药...这些工作看似平凡,却保护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中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保护人民健康”。中国新闻网《医疗一线观察》栏目推出特别节目《致敬天使守护健康》,听护士长讲述“天使”们的真实生活。
早产婴儿的“临时母亲”
她就是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科护士长郭丽涛,也是很多孩子的“郭妈妈”。
儿科又叫“哑科”。郭丽涛每天的工作面对的都是不会表达的婴儿,对护士的耐心和爱心要求更高。
“在新生儿的护理中,护士不仅要操作熟练规范,还要注意轻动作。连说话走路都要温柔,对孩子的关爱要细致到每一个细节。”郭立涛说。
从事护理工作这么多年,郭丽涛护理的很多早产儿在出院后并不会马上结束护患关系,而是会对孩子进行长期随访、康复锻炼、家庭护理指导等。
有一次,一个早产儿的妈妈在宝宝出院两周后哭着给郭丽涛打电话,说宝宝全身都是灰,不知道怎么办。
“我告诉她不要担心。她可以在车上急踢宝宝的脚,拍拍后背看看有没有哭闹。如果不行,赶紧做心肺复苏,马上让宝宝爸爸开车把宝宝送回医院。”
最终孩子获救,回忆起这件事。郭丽涛说,父母再三感谢她,但她也非常感谢这位父母。“这件事让我获得了职业满足感”。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儿科护士一方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另一方面还要照顾焦虑的家长。
郭丽涛会教家长“袋鼠式护理”。父母用袋鼠式的育儿方式接触新生儿皮肤,用体温代替保温箱的温度,让宝宝有安全感。“我们会告诉父母,即使孩子天生发育不全,我们仍然可以帮助他”。
“我觉得好的医患关系是可以互相成就的。医疗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良好的就医环境,患者可以对医疗的反馈给予充分的信任。”郭立涛说。
海拔3000多米的援藏感受
提到西藏,很多人脑海里的画面都是神秘圣洁的雪域高原,纯净的蓝天白云。对于西藏的医务人员来说,寒冷的气候和缺氧的环境才是他们真正要面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去年,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长侯秀凤加入中组部第七批医疗人才援藏队伍,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高原反应是进藏必经的一步,身体不适是进藏需要密集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除了身体上的挑战,侯秀峰在高原的工作还得适应各处的新变化。
相比之前的8小时工作制,在西藏,侯秀凤每天的护理时间缩短到了五六个小时,她熟悉的护理计划也会相应改变。在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的“阳光之城”拉萨,强烈的阳光也让户外护理工作不得不做出调整。
就这样,从适应自然环境到融入工作环境,侯秀峰到现在已经在高原工作了将近一年。用她自己的话说,“援藏从一句话变成了一种感觉”。
“现在只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最多的工作,把更多有用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思路留在这里。”
在西藏工作生活期间,侯秀峰意识到,来到这里,不仅需要医疗的技术指导,更需要更新观念和习惯的传播。
回顾这段特殊的高原经历,侯秀峰说,最让他欣慰的是家人的支持。“每一次连接,每一个电话,我都收到鼓励和内心的平静,这是最让我感动的。”
病房里不一样的生日
急诊一直是一个分秒必争的地方。作为阜外医院急诊室和急诊病房的护士长,庞然经常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一场战斗中的“士兵”。
“医生就像指挥官,护士就是士兵。医生下命令后,护士迅速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让患者得到专业的护理。”
到2021年底,我国护士人数已超过500万。正如庞然所说,他们更像是医生的“眼睛”,更像是在床边值班的“哨兵”,守护着患者的健康。
护理是一个科学门槛越来越高,职业门槛也越来越高的职业。庞然说,随着医学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医疗队伍的不断更新,护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先进的专业知识,新的抢救设备,新的辅助设备,新的护理技能等等。
“三分管理七分护理”,护理除了专业技能,更是一项突出医学人文的工作。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急诊科的观察区和病房一直实行封闭式管理,庞然和她的同事们也充当着患者家属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