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5日),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来一个好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年仅7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儿田甜(化名)康复出院。截至5月15日,儿科医院中区新冠肺炎病房已收治新冠肺炎家庭370余组。
7岁的田甜在4月中旬被诊断出患有新冠肺炎病毒。不幸的是,由于田甜患有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雷特综合征,仅在2021年,她就因严重肺炎六次住进儿童重症监护室,仅靠呼吸机支持治疗度过了危险期。这一次,孩子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家长们极度焦虑,既担心又担心。
在田甜被送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后,她立即被转移到指定医院中区新冠肺炎儿童病房的重症监护室。早已准备就绪的新冠肺炎诊疗团队迅速展开评估治疗,启动了医院疑难危重专家的讨论,为危重甜甜制定了精准的诊疗方案。
据复旦大学小儿呼吸科专家、该院中区新冠肺炎病房分管副院长张晓波教授介绍,由于基础疾病的影响,甜痰很多,自身排痰功能相对较弱。平时在家每天需要吸痰6到8次,需要振动吸痰机辅助排痰。
田甜的病情进展很快,大流量吸氧已经不能维持有效的氧饱和度。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在呼吸机的维护下,重症医学科医生陶金浩带领团队为田甜进行了3次气道冲洗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同时,呼吸治疗师和护理团队给予她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说,经过医护人员23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田甜在插管7天后成功脱离呼吸机治疗,入院14天后转为普通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康复,已经完全达到出院标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在市公共卫生中心儿科病房、定点医院仁济医院儿科病房、万源路总部定点医院中区集结了强大的多学科治疗力量,确保有复冠危险的患儿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上海新冠肺炎治疗专家组提供的在线会诊指导外,复旦儿科强大的多学科诊疗团队积极参与每日疑难危重病例查房和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每周会诊讨论,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神经内科、影像科、血液科、营养科等多个学科为田甜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年过八旬的全国著名传染病专家朱启荣从未缺席过专家组会议。他一直关注甜甜的诊疗过程,多次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新冠肺炎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坚强的田甜终于一步步克服了困难,逐渐退出呼吸机,逐渐康复,顺利出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红说,万源路本部新冠肺炎过渡病房4月4日开始收治病人,4月21日改造为定点医院中心区,10个危重单元,72张床位。
4月26日,该院党委在定点医院中区成立临时党支部。临时支部的15名党员分别来自感染科、重症监护室、肾脏风湿科、神经内科、财务科、放射科。
无论是新冠肺炎重症患儿的多学科团队治疗,还是普通患儿的心理护理,规范化的病房管理等。,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李
编辑:李
编辑:范立平
作者:李晨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