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北梯田,给我们带来了健康和快乐,增加了我们抗击疫情的信心。
几年前我搬新房子的时候,我家那排楼属于复式房型,面积超大。除了四室两厅,顶楼每户都有一个大概十二三平米的北露台。记得看到样板房的时候,我就爱上了这个北露台,站在上面,阳光充足,视野开阔,一览无余。
正式入住后,老婆看到邻居“争相”关闭北露台,有点心动。她觉得把北露台关了,相当于又多了一个可以存放大大小小物件的“小屋”。
于是,我老婆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话题换到封闭的北露台,但我觉得没必要跟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天,我被邻居请到了封闭的北露台。一进房间,我就觉得压抑,好像是一只笼中鸟。再抬头看楼下,好好的露台关了之后像个碉堡,不伦不类,一点美感都没有。但我家人口不多,我和老婆都老了,“居者有其屋”,为什么还要多加房子?现在我们生活简单,安享晚年,何乐而不为呢?合情合理,但又合情合理。我们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想让步。
好在有了家里的琐事,几个月后,老婆不再提北露台的封口,而是上网“拼多多”,买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塑料花盆、鲜花、蔬菜等种子,悄悄在北露台上栽培。
白云灰狗,世事难料。
虎年春节后,狡猾凶残的奥米克隆病毒“入侵”上海,浦江两岸一夜封航。我的小区突然变成了封闭区。我和老婆天天呆在家里,生物钟颠倒。活动“赛道”仅限于室内。要么就是抢菜买团,要么就是刷屏赶剧。闷闷的心情持续了好几天,感觉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那天早上,我突然醒了,推开窗看到绿色,鸟儿在歌唱,脑细胞“刺痛”,说:“我们去北露台好吗?”“好!”老婆被我吵醒,勉强回答。我们走出卧室,稳步上楼,推开北露台的门。哇,一股清新的空气息扑面而来,沐浴在初升的太阳下,仿佛徜徉在绿色的“空中园”。我贪婪地深吸了一口气,感觉神清气爽。
“嘿,这些菜还活着。”看到花盆里“散养”的韭菜和香椿,老婆很惊讶。虽然他们“先天不足”,看起来和我一样有点瘦弱,但他们充满了活力。在残酷的疫情下,这些绿叶菜身价倍增,成了家里的一系列“自助”菜。
再抬头一看,久违的飞机在天空中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空飞向远方。一瞬间,我的内心充满了对旅行的渴望。家居抗击疫情,出乎意料的让我们了解了北露台的设计理念,对北露台的功能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很高兴没有关闭北露台。这两个月来,北露台成了我们家抗击疫病的好地方。我们遵循科学的养生之道,每天早上去北露台,做广播体操,活动筋骨,晒晒太阳,打理花草。
午睡过后,我习惯性地喝着茶,静静地坐在北露台上,看着书,心情随着书一起飞。积极的妻子一会儿在北露台练习美声唱法,一会儿在国外享受与女儿的视频连线。
感谢北露台,它不仅让我们从烦恼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给我们带来了健康和快乐,也增加了我们抗击疫情的信心。(谭永民)
作者:谈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