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以来,多种变种相继出现。这次疫情主要是由奥米克隆变种引起的。这种病毒有什么特点?有哪些有效的防治奥米克隆的措施?对此,市环境整治消毒工作专班、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促进中心分析了奥米克隆的病毒特征、传播途径、存活时间,并发布防护提示:
1。从病毒特征看防护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75%乙醇、碘伏、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常规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目前,奥米克隆毒株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具有以下特点:
沟通能力强:潜伏期短,代际沟通时间短。
存在“免疫逃逸”现象:会导致新冠肺炎疫苗的保护率下降,但全程接种仍对预防重症和死亡起到很大作用。
再感染风险增加:Omicron感染后再感染的风险高于Delta株再感染的风险。
防护措施:提高认识,配合防疫,全程接种,有条件的及时打加强针。
2。从传播途径看防护措施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途径1: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果感染者口鼻的飞沫进入另一个人群的鼻子,就可能传染给他人。
措施一:戴口罩很重要!
传播途径二:近距离接触传播。如果你与不幸的感染者密切接触,但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在同一办公室、车间、教室或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你可能会被传染。
措施二:记住,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途径三: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会引起感染。比如暴露在被病毒污染的表面(门把手、快递物品、电梯按钮等。)也可能导致一定的感染风险。
措施三:勤洗手,牢记“肥皂/洗手液+自来水”七步洗法。
途径四: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触高浓度气溶胶时,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防护措施四:开窗通风,每天早晚至少开窗一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从生存时间看防护措施
物体在新冠肺炎表面的存活时间取决于污染程度,以及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和紫外线。相关研究表明,新冠肺炎在不锈钢、塑料、玻璃等常见生命体表面的存活时间较长。如果在不注意手部卫生和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反复接触物体表面,感染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防护措施:日常生活中坚持手部卫生,注意手部经常接触的表面消毒。在购买或集体运送货物时,应特别注意内外包装的消毒。消毒后,保持10-30分钟后再接触。
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针对奥米克隆的上述特点,日常生活中应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和“防护五必需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部卫生,同时做好科学规范的清洁消毒。
新民晚报记者左岩
作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