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语言认知康复专栏将定期为您提供语言、智力障碍、认知行为问题的康复诊疗科普知识。欢迎继续关注!
不写作业,妈妈会善良孝顺。当你做作业的时候,鸡会飞,狗会跳,咆哮,咆哮...有的家长甚至牺牲健康——高血压、急性中风!
很多家长把孩子学习成绩差归结于孩子的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笨、孩子贪玩...这些行为可能是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但也可能是孩子学习能力不足的结果。
有些孩子智力正常甚至优秀,学习动力很强,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但似乎还是跟不上学习要求,作业拖拖拉拉,字迹歪歪扭扭,做题粗心大意,大声朗读经常漏字出错,看不懂题......这些孩子可能患有学习障碍。
什么是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LD)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Kirk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用来表示那些智力正常但长期学业滞后的学生。
学习障碍是指一组异质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能力的获得和应用上存在明显困难。儿童学习障碍的患病率约为3% ~ 28%。学习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学龄儿童认知、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的表现:
A .语言理解困难:孩子词汇量少。①往往表现为“充耳不闻”,对父母或老师的话不太重视,很容易被认为是不礼貌。②对文章理解不佳,用词或用句不当,或学习单词仅限于“鹦鹉学舌”,不能灵活运用。
B .语言表达困难:①说话晚,开头往往省略辅音,甚至发音不清;②叙述事物时,句子简短,句中关系词少,因果关系和顺序表达差;③不能重复老师上课说的话;④类似口吃、节奏紊乱、语调缺乏变化、说话时身体抖动、肢体动作过多等。
C .阅读障碍:约80%的学习障碍患者有阅读障碍:①阅读时出现词语省略或添加,容易出现“语言卡壳”或阅读速度过快,难以读出同音字或经常相互混淆;②阅读时,需要用手指指示文字的方向来帮助阅读;③缺乏阅读所需的知识,无法注意句子的关键词或段落,无法理解文字和笔画;④数学应用题理解困难导致数学成绩下降,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以后。
D .视觉空和手眼协调障碍:①符号倒置,如把“B”写成“D”或“M”写成“W”或“was”写成“saw”或“6”写成“6”②计算障碍:计算过程中忘记进位或错位,竖排计算错误,抄错漏题,颠倒数值顺序,导致数量概念和实际问题计算困难。③书写困难:书写时用力过重或过轻,书写常超出网格;模仿中经常出现错误,线条歪斜,比例不正确。
E .情绪和行为:常伴有多动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因学习成绩差、群体排斥而继发的情绪问题,如自我评价低、不愿上学、拒绝做作业、焦虑或强迫行为(如咬指甲、拔毛或眉毛);以不恰当的方式打扰他人,以寻求他们的关注,也用攻击或恶作剧来达到目的,从而加剧社会适应困难和不良的人际关系。严重的病例会发展成品行障碍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有上述表现,家长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学习能力问题。
学习障碍和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主要用于解释来自身体和环境的感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觉缺失和学业或运动学习困难之间的联系。
感觉统合失调理论包括三个部分:脑功能发展、学习能力发展和感觉统合治疗。围绕这一理论,国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揭示了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的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密切相关。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学习成绩差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学习成绩中等和优秀的儿童。台湾学者郑在研究中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8%,正常儿童为15.9%。
皮亚杰认为,个体发展、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及自我调节的综合过程影响着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孩子的整个认知发展中,个体的成熟是基础。儿童通过环境对物体作出反应,相互交往,通过语言传递社会文化。自我调节的过程主要是指个体发展与环境的不断互动,导致个体感知、理解和思考世界,适应和调整自己与环境和谐、高效地相处。如果孩子的感官不能整合,身体、大脑、感官就会失去协调,造成整体功能的混乱,严重影响孩子日后认知、语言等学习能力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