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月1日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后,社会上仍有零星阳性感染。很多人旅游的时候戴着不规则的口罩,扎堆的现象时有发生。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市民,防疫成果来之不易,市民应从自身做起。他们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快来看新闻报道↓
热天如何戴口罩才科学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巫浩裕说,外出的人必须戴口罩。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有效方法。最近天气越来越热,戴口罩要注意完全遮住口鼻,一直戴着口罩。
人们可以在外出时选择合适的口罩。如果去公园等户外场所,可以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去商场、超市、办公室等室内场所,可以佩戴防颗粒物口罩,即KN95/N95口罩。如果需要去医院就医,建议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不要聚集或凑在一起,保持社交距离
疫情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市民一定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注意个人防护。吴环玉说,由于新冠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当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或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排放到空空气中。密切接触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会有感染的风险。因此,建议人们外出时保持1m以上的社交距离。
如果是室内、电梯、公交等相对封闭空的房间。,更重要的是尽量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同时,适当佩戴口罩。坚持“三件套五要求”,规范佩戴口罩,及时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不必要的人群。
流水优先。洗手至少20秒钟
坚持“三件套”,牢记“五个必须”。同时,市民要做好手部卫生。专家:出门可以随身携带洗手消毒液。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触摸超市的电子收银屏、电梯按钮等公共环境,可以使用洗手消毒液。如果不小心接触到口罩外表面,或者其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也可以及时使用洗手消毒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应该首选自来水和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除了注意熟悉的“六步或七步洗手手法”外,更要注意洗手的时间。按照世卫组织的推荐,洗手时搓手至少要20秒,差不多是唱两遍生日歌的时间。外出后及时用自来水和洗手液洗手。
及时接种疫苗,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市卫健委主任吴也提醒,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的有效手段。请尽快接种疫苗,特别是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并尽快预约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如果是已完成全程接种的老年人,6个月后尽快接种加强剂。
此外,市民应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如核酸检测、现场扫码、测温等。,并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症状,请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转自:上海奉贤)
选稿:吴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