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时代》周刊14日报道,世卫组织表示,正与全球专家和伙伴合作,为猴痘病毒、其分支和疾病重新命名,并将尽快公布新名称。
上周,全球30多名科学家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猴痘这个名字带有污名化和歧视性,给该病毒重新命名“刻不容缓”。
一位发言人说,目前的名字不符合世卫组织避免使用地理区域和动物名称的准则。
2015年,世卫组织等机构提出,在给新发现的传染病命名时,提倡使用中性、通用的术语,而不是人名、地名、动物名、食品名、职业名。
据悉,世卫组织目前正在咨询相关病毒专家,为猴痘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名字。当地时间2022年5月24日,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一支标有“猴痘病毒”的试管。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猴痘过去主要在非洲传播。最近,在许多非流行国家出现了确诊病例。虽然这种病毒被称为猴痘,但它的主要宿主其实是啮齿动物,而不是猴子。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今年7个猴痘流行国家和32个非流行国家和地区报告了1600例猴痘确诊病例,近1500例疑似病例和72例死亡。大多数确诊病例来自欧洲,死亡病例来自猴痘流行国家。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定于23日召开会议,评估当前猴痘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