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在外就餐更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到以下几点!
市民外出就餐要注意
1.外出就餐时,应配合工作人员采取测温、扫码登记、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等各项防控措施。提倡订餐,推荐打包外卖,优先考虑非接触式点餐和结账。
2.不吃饭的时候科学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在店内外的等候区和取货区,与他人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两餐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相邻而坐,避免通风不良的座位(如无窗包间),尽量减少餐厅用餐时间。
3.做好手部卫生吃饭前和如厕后要洗手。用餐过程中,取下口罩时,一定要保持口罩内部的清洁,避免污染。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没有纸巾的时候,用手肘代替。小心不要乱扔它。
4.不要混用餐具,用公筷夹菜,尽量合餐。按照荤素搭配,主次分明的原则,合理膳食,避免浪费,合理膳食,不吃野生动物。
5.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人群、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中高风险地区人群不要外出就餐或聚会。
餐饮企业要注意
1.建立全员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扫码登记、72小时核酸证查验等各项防疫规定。,不要带病上班。如果感觉不适,及时就医。
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组织全体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培养员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技能,掌握防疫法规,提高防病意识。
3.餐饮从业人员从业期间应规范佩戴口罩,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服务人员应佩戴N95(或KN95)口罩。在直接接触进口食品期间,在用餐和销售期间,应使用特殊的消毒工具,并戴上手套和口罩。
4.保持就餐场所通风,注意公共环境卫生。以开窗自然通风为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打开排气扇等排风设备,增强室内空空气流通。应设置洗手设施或提供洗手消毒剂。公共卫生间、门把手、水龙头等顾客接触较多的部位要更加频繁地清洗消毒。
5.餐厅门口要指定专人负责检查,确保每一位进入餐厅的顾客,戴口罩,量体温,扫码,72小时内持有核酸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无异常”[S2/]方可进入。
资料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邢媛
编辑:赵鑫速滑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