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6月18日电题:安徽(合肥)华侨梦苑的追梦人:在追梦的路上,你并不孤单。
中新社记者赵强
“在侨梦苑圆梦的大部分华侨都是华侨群体。我们有相同的生活背景,相似的思维方式,相似的兴趣话题,所以很容易相互启发和帮助。因为,这样,在通往创业梦想的路上,我们就不会孤单。”金腾川近日在安徽合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美国归侨金腾川,中国科技大学教授。2003年,金腾川从中科大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期间攻读博士学位。2014年底回国,并入职业中科大,成为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说:“目前除了是HKUST的专职教授,我还是合富国科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的院长助理,分管企业的落户和成果转化,这和乔梦媛的属性非常吻合。”
作为一名研究者,金腾川认为,科学研究不仅要发现新知识,更要让新成果为人民所用。2020年,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他充分发挥所学,第一次投入攻关。
目前,他所在团队研发的新冠肺炎抗体诊断试剂盒已获得国家医疗器械三类证书批准,单针新冠肺炎AAV疫苗即将申报临床,新型中和抗体有望申报新药。
“我是浙江金华人,从美国回来后选择了合肥,因为我看好合肥的发展,这里的氛围包容,梦想得以实现。我的梦想是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品,真正实现科研为民。”金腾川说,去年10月,他和另外两位中科大的教授、同学在安徽(合肥)侨梦苑成立了中科国腾生物,主要从事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的仪器、试剂研发。
金腾川说,侨梦苑在海外华人社区很受欢迎。它是一个名为“乔乔”的创新创业基地。很多中科大校友都是通过侨梦苑来圆梦创新创业的。
和金腾川一样,安徽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罗天志也是美国归侨,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公司主要致力于器官芯片和类器官技术的研发。
“我们拿到的第一笔钱是乔梦媛无条件给我们的,解决了我们当时急需的资金问题。”罗天志坦言,华侨梦园对归国华侨创业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华侨梦园企业可以资源互补。“在追梦的道路上互助互促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华侨梦苑的生命力”。
据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罗敏介绍,截至去年底,安徽(合肥)华侨梦园已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留学人员3000余人,培育科技新侨上市公司8家,集聚侨资、留学人员企业400余家,产值近420亿元人民币。一批领先的原创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加速涌现。
罗敏说,“到“十四五”末,要把合肥华侨梦苑建设成为安徽省华侨华人集中区、科技金融和高端人才集聚区、华侨华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示范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