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猛荔枝小心“荔枝病”专家提醒:更容易“针对”孩子
“一天300个荔枝,我是岭南人。”晶莹剔透、鲜嫩多汁、香甜可口的荔枝自上市以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暴食荔枝导致的“荔枝病”不容小觑。
扬子晚报/讯见习记者陆据
前不久,河北一8岁女童吃荔枝后“急性中毒”的新闻引起网友关注。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报道“荔枝病”了。之前广东有个7岁男孩放学回家空吃了20多个荔枝。突然,他额头冒汗,脸色变得煞白。两顿饭后,他突然晕倒在饭桌上。家人赶紧把男孩送到医院。被诊断为低血糖后,医生怀疑是孩子吃荔枝引起的“荔枝病”。
那么什么是“荔枝病”呢?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卓立告诉记者,荔枝是一种果糖含量很高的水果,果糖含量为16%-20%。“荔枝吃起来很甜。如果过量摄入,果糖无法在肝脏中转化为葡萄糖,被身体利用。但此时,我们的身体受到糖类食物的刺激,不断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多了,血糖就会下降,人就会低血糖。”
所以所谓“荔枝病”,发病后通常表现为低血糖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眩晕等。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冰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卓立说,儿童更容易患荔枝疾病。“孩子,尤其是3-10岁的孩子,自我调节能力很差,很容易控制自己的暴食。尤其是空吃在肚子里更容易引起‘荔枝病’,这当然和孩子本身的体质有关系。”
卓立主任提醒,总的来说,要注意肚子上不要吃空,不要贪得无厌,同时要注意不要吃未熟的荔枝。“孩子不要吃太多。一次最多吃5-10粒。如果还想吃,就休息一会儿再吃。”对于糖耐量正常的成年人,建议每次食用控制在15颗左右。同时,便秘的老人和血糖控制不好的尽量不吃,体重控制好的尽量少吃,有肝病、肾病、肠胃病的更要谨慎。
在合适的季节,少吃几颗荔枝也无妨。如果你因为吃了大量的荔枝而出现了疑似低血糖的症状,也不要过于恐慌。“快点喝点葡萄糖水或者吃点巧克力,这些都是含糖量高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将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卓立说。
选稿:郑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