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周末,普陀区各街道(镇)开展核酸筛查。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的医务人员在烈日下再次全副武装。繁重的筛查工作量和炎热的天气都考验着医护人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
消毒双手,取棉签,取样,放入试管,折断棉签,拧上盖子...这些动作,普陀的采样“大白”们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但即使熟练,医护人员还是按照操作规范做好每一步。在近期的核酸筛查中,全区各医疗机构、社会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力量始终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在核酸筛查一线。全体医务人员仍保持高度集中的身心状态,全力以赴做好本地区的核酸筛查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构筑和编织一张核筛查“防疫网”。
连日来,申城全面开启夏季“蒸烤”模式。在气温始终在30℃以上的日子里,光是戴N95或KN95口罩就已经很闷热了,更不用说穿着防护服和隔离衣,连续几个小时进行采样了。往往不到5分钟全身就被汗水浸透;在30多度的高温下,我头晕目眩,想吐。“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舒服和想吐。以前工作时手会觉得酸,现在只觉得‘热’。”炎热的天气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比以往更多的挑战,但在遭受不适、热呕吐、疲劳之后,广大医务人员仍然坚守在核酸采样的岗位上,继续日夜奋战。
6月18日周六是日本普陀区的全国核酸检测日,但区域机构所辖的核酸采样亭并未关停,仍24小时正常运行。社区管控、阳性定点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后勤保障等岗位的工作从未停止。这一天,普陀区出动1400多名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约109万人进行了核酸筛查。冰冷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全体医护人员对“上海”的努力和坚定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