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的大厅和服务窗口前,衣冠楚楚的工作人员正在亲切和蔼地接待前来办事的居民。在疫情防控最困难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是他们像“小虎队”一样,奋战在社区核酸样本转送组、医疗保障组、24小时生活保障服务热线接听组、重点疫区支援、密切联系转送安排、“一网通办”在线受理、热线接听等各个岗位。,并成为街道防疫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使社区窗口服务“临汾好办事人”。
图说:“临汾好办事人”服务居民热情周到。临汾路街道供图(下同)
分不清是雨还是汗
临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先后获得市巾帼文明岗、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示范培训基地等10多项市级、区级先进荣誉。,并以数据赋能、居民为本的“临汾易办”、“一网办理”品牌而闻名。因此,该中心的团队工作人员被称为“临汾易办”。
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临沂易办人”表现同样出色,包括他们的领导——静安区人大代表、静安区“岗位能手”、事务受理中心主任王小军。在很多小区如临汾路375弄,岭南路270弄,江阳南路466弄等。,她参加了每一次核酸筛查。一次,临汾路375弄居民区参加核酸筛查时,恰逢大雨。王小军和他的伙伴们重新设计了采样时居民的出行路线,让居民在采样过程中不会淋到雨,避免采样后出现“回头路”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在现场,王小军还用轮椅运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并安排了专门的通道。忙碌了一天后,王晓军和志愿者们分不清他们是在下雨还是在流汗。
在工作中,王小军也是同事们的“知心姐姐”。接待中心的工作人员中有很多年轻妈妈,长期离家在外,非常想念自己的宝宝。有一次,王小军看到同事挂了和家人的视频通话后哭了,就上前安抚:“不要在孩子面前哭,不然你儿子会笑话你的。坚持住,你很快就能回家了!”两个多月来,王晓军和同事们同吃同住,一起铺地板,搭帐篷,一起战斗。
图说:24小时生活热线
每日热线从未间断
“我最近失业了。想申请失业救济金却出不了小区。我该怎么办?”“不用出门,只要按照我的提示在线操作就可以了。”
疫情期间,街道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网通办”网上受理不间断,工作人员耐心帮助、指导居民随时在线办理各类基础业务,使居民顺利申领失业救济金。
除“一网通”咨询外,接待中心还开通了24小时热线,为居民解答物资保障、就医配药、发放出境证等各类紧急咨询服务。自从热线开通以来,每天的电话就没有停止过,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到200多个电话。
“我老婆得了乳腺癌,需要定期化疗。后天医院有预约。现在小区关门了,出不去了。这个病刻不容缓!你能想办法带我们去医院吗?”姜先生焦急地向中心最年轻的95后操作员王慧寻求帮助。
“你别急,核酸报告和外出证都准备好了吗?我已经向您传达了,我会尽力为您安排接送车辆。”
王慧一边俯身做记录,一边耐心地安慰江先生。挂掉电话后,她立即联系了急救车辆科,但由于姜先生没有提前预约,一时难以调度到车。王慧试图联系几家出租车公司。几经交涉,他终于为姜先生和爱人订了班车,让他们顺利就医。对此,姜先生事后再次致电王慧,表示深深的感谢。
居民的需求大多与外出就医和生活保障有关。因此,除了接听热线,接待中心还派出了五人小组支援社区医疗保障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刘玉燕就是其中之一。
封闭期间,居民外出就医需求很大。刘玉燕经常晚上10点和居民反复确认就医需求并规划好路线图,第二天5点出发,陪居民就医。最近几天,“熊猫眼”出现了。她说:“看病对很多居民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可以帮助居民顺利就医。我的辛苦算不了什么。”
描述:核酸检测志愿者
有序还原脱机窗口服务
每轮核酸筛查时,接待中心将近一半的工作人员分成4-6组,每组负责12个点,每小时在一个区内循环,所有点的样本及时送回社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