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科学·免疫学》:新冠变异株BA.1与BA.2抗原差别大

常驻编辑 常见疾病 2022-06-24 抗原   免疫学   差别   科学   BA

当地时间6月23日,国际权威免疫学杂志《科学免疫学》(Science Immunology)发表重磅研究:抗原图谱显示,与新冠肺炎的原毒株和之前的变异毒株相比,Omicron BA.1和BA.2的抗原在进化上出现了两个“离群值”,并且这两个“离群值”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同时BA.1和BA.2由于抗原特性不同,都躲过了疫苗(mRNA疫苗,BNT162b2)诱导的抗体反应。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前述研究团队包括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大学医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大学医学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并称为“欧洲三大医学院”。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抗原是指能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即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反应产物(致敏淋巴细胞或抗体),并在体内外与相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抗原有两个重要特征: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在体内和体外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能力。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之前的研究中,抗原谱被用于可视化和量化早期新冠肺炎突变体(614G、α、β、γ、ζ、δ和Mu)之间的抗原差异。研究人员使用初次感染后获得的仓鼠血清。首先,他们证实了用于中和试验的细胞系的选择对图谱的拓扑结构没有实质性影响。在广泛使用的Veroe6细胞系上通过假分型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抗原谱的结果类似于人气道细胞系Calu-3产生的结果。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在Calu-3细胞上使用真实新型冠状病毒制作的图谱也非常类似于通过错误分型产生的图谱。抗原图谱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变异株显示出一个中央簇。这些早期新冠肺炎突变体在抗原上相似,并且在抗原空上彼此相对接近。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这项研究发现,Omicron中BA.1和BA.2的图片完全不同,它们已经演变成两种不同的抗原异常值。数据显示BA.1和BA.2由于抗原特性不同,都躲过了之前疫苗诱导的抗体反应。因此,抗原谱可用于评估未来令人担忧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的抗原特性,并确定新的基于刺突蛋白的(加强)疫苗的组成。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流感已经在人类世界流传了数百年。与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相比,这种流行病在人类社会的时间还很短,不到三年。在新冠肺炎奥米克隆毒株出现之前,大多数新冠肺炎毒株只含有少量刺突蛋白的突变,而刺突蛋白是人类细胞的“钥匙”,在感染恢复期和接种疫苗后仍被人类血清识别。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新冠肺炎新突变菌株的迅速出现可能会对疫苗效力产生重大影响。奥米克隆BA.2的基因序列与奥米克隆原始毒株BA.1有很大不同,在国际上已经完全取代BA.1。但BA.2的抗原特性尚未评估,本研究解决了这一问题。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项研究也解释了为什么大量海外人群在奥米克隆感染BA.1后,仍然反复感染BA.2。同时,人被BA.1和BA.2广泛感染后,BA.2.12.1和BA.4/5仍能引起大量重复感染,抗原的重大差异也是关键因素。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6月2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接种三剂mRNA疫苗(BNT162b2)2)两周之后,受试者的中和抗体滴度比新冠肺炎的原始毒株低21倍。同时,本研究还表明BA.2.12.1、BA.4和BA.5也能逃避BA.1和BA.2感染引起的免疫,本研究为BA.2.12.1、BA.4和BA.5为什么能引起突破性感染(接种疫苗后感染)和反复感染提供了支持。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抗原不同,频繁重复感染,对健康构成极大挑战。研究表明,首次感染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会增加患病、死亡和后遗症的风险。然而,再次感染新冠肺炎是否会进一步增加风险尚未得到系统研究。在全球至少有5亿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下,Omicron突变株BA.4/5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再感染能力,研究再感染迫在眉睫。最近,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圣路易斯退伍军人医疗保健系统联合发布了重量级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再感染的结果。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对569万人的大样本分析发现,与首次新冠肺炎感染相比,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现全因死亡、住院和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无论谁没有接种疫苗,或者谁在第二次感染之前已经接受了一次或两次或更多次注射,风险都显著增加。L2b拜客生活常识网

反复感染的风险在急性期最明显,但在再感染急性期后仍持续存在,6个月时多数后遗症的风险仍明显。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重复感染累积风险的评估显示,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全因死亡和过度负担的风险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急剧增加。也就是说,一次感染风险最低,两次感染风险增加,三次或三次以上感染风险最高。

相关阅读:

  • 乐华新男团 Tempest 全员新冠康复 目前已解除隔离
  • blackpink 朴彩英确诊新冠 取消出国行程
  • 袁冰妍为上海捐赠防疫物资
  • 抗原检测结果不能替代核酸?还要不要做?
  • 戴N95口罩、抗原检测……多地出台外卖员防疫新规
  • 上海细化各项防控措施 送疫苗进社区 抗原检测超1亿人
  • 上海:五月已累计核酸筛查6300万人次,三区将继续开展“抗
  • 北京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抗原检测,涉及这些人
  • 北京哪些人测抗原?怎么测? 详细报道如下!
  • 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最新发现!或与新冠病毒超级抗原相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