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好型医疗机构建设率不低于85%。
[关键词]老年友好医疗机构,老年友好文化,老年友好管理,老年友好服务,老年友好环境
今年,北京各区老年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率将不低于85%。市卫生健康委近日下发通知,决定在本市开展老年友好机构建设和复评工作。
根据通知,本市将综合医院、二级(含)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院、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老年友好医疗机构建设范围,鼓励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自愿申报。2017年至2019年,已建成“北京市老年友好医院”的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老年友好医疗机构复评。老年友好型医疗机构提供哪些服务?
老年友好型医疗机构建设主要从老年友好型文化、老年友好型管理、老年友好型服务和老年友好型环境四个方面推进老年服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老年友好文化建设,营造老年友好氛围,组织老年健康教育,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形成老年友好服务保障机制和具有老年医学特色的管理模式,组织开展老年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老年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各级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服务,包括老年病科建设、老年病相关服务、老年智能产品、老年便捷医疗服务、老年综合评估及相应干预服务、老年综合征管理、老年专科服务、老年基本医疗服务和老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此外,老年友好型医疗机构的建设还包括交通和标志的设置、建筑环境、设施和家具、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今年老年友好医疗机构的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指导、陪伴等志愿服务;在机构门口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绿色通道;自助挂号、自助打印检验报告、自助缴费等智能化设施前。,有专门人员提供指导服务;与养老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的流程和规范,有合作协议,并按协议提供服务;门急诊和病房的主要出入口均设有无障碍通道。
据悉,我市已将推进老年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医疗机构对老年医疗服务实行100%优惠政策。
文/记者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