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则关于疫情防控措施变化的新闻受到广泛关注: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上的“星号”标记,卫健委在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中将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时间缩短至“7+3”天。有人对此曲解,认为去掉星号和缩短隔离时间都是“平躺”信号,中国会放弃“动态清零”的大政方针。这太荒谬了。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投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根据时间和情况不断调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变,是对疫情进行科学研究和判断后做出的决定。当前,中国疫情防控仍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6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最新一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周报》中说,过去一周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增加18%,达到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奥米克隆更具传染性的BA.4和BA.5毒株造成的感染。放眼全球,英国今年上半年迎来三轮奥米克隆变异体感染高峰,美国大量患者反复感染新冠肺炎,韩国放松防控后疫情严峻...世界各地的疫情数据已经宣告了“奥米克隆是天然疫苗”的破产和“奥米克隆将终结新冠肺炎疫情”。
实行动态归零政策是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及我国国情出发决定的。中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人均医疗资源少。如果跟风欧美“躺平”,搞“集体免疫”,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坚持人民和生命至上,而不是暂时影响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事实上,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考验中,中国是综合考虑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表现最好的国家。
为什么要去“星号”,缩短隔离时间?
一个月来,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趋稳向好,为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创造了窗口。发现奥米克隆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大多为2天至4天,7天内大部分可检出,为第九版防控方案缩短密切接触者隔离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信行程卡上“星号”标记的取消,与第九版防控预案中中高风险区的划定标准统一有关。以前各地划分风险区域的标准不一样。旅行卡上的“星号”标记只是作为一个提醒,它只表明智能手机用户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直接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个别地方对标有“星号”的人员采取隔离措施,不同程度超标,不符合科学精准防控精神。其实用红色代码和黄色代码来标记那些有感染风险,需要隔离的人就够了。新方案统一了划定风险区域的标准,并对应相应级别的防控措施。取消“星号”标记有利于这些措施的实施。
新计划不仅有宽松措施,也有紧缩措施。针对奥米克隆变异菌株传播隐蔽、速度快等疫情特点,第九版方案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如加密高危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聚集性疫情判断标准由“14天内5例及以上”调整为“一周内2例及以上”。这些变化将提高疫情监测的灵敏度,有利于疫情的严格处理和快速清除。
预防疫情,经济要稳,发展要安。两年多来,中国一直在动态优化和调整具体的防疫措施,这些措施灵活、务实、科学、有效。取消“星号”是为了防疫更加准确高效。
作者:佘惠敏 选稿:李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