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正在经历最严重的一轮疫情冲击。自6月18日起,这座不到70万人的小城报告阳性病例1805例。而自2020年疫情出现以来,澳门总确诊数也就2100多例。特区政府不得不在7月11日让整座城市从未有过地“相对静止”。
那段时间,习惯“笃悠悠”过小日子的澳门人,生活规律发生巨大变化。所幸,暂时的忍耐没有白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从昨天起,整座城市逐步恢复正常。
那么,这一个多月当地人是怎么过的呢?
这次和前几次很不一样
直到今天,澳门科技大学硕士生何俊生依然还记得6月18日深夜的场景,“大家从新闻里看到穿白色防护服的防疫人员封楼。”次日凌晨就传来坏消息,有社区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特区政府凌晨1时宣布进入即时预防状态。
“说真的,风平浪静两年多了,让大家感觉疫情离澳门很远。”他在微信电话中说,虽然之前澳门也出现过本土阳性病例,比如去年8月3日一家4口阳性、去年9月24日隔离酒店尼泊尔籍保安阳性,但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在全民核酸检测后,两星期内社会秩序恢复如常,澳门与内地依然能免隔离通关。
然而,细心的何俊生还是发觉“这次情况和前几次很不一样”,最明显的一点是,之后每天公布的新增本土病例数都在两位数,且分布在全澳多地。澳门地狭人稠,70万人口生活在总面积不到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狡猾异常的变异毒株,已经悄无声息地引发社区传播。
原本的安排被瞬间打乱。19日上午,何俊生接到了澳门米高梅酒店的通知,出于防疫原因,他原本获得的酒店导览员岗位被取消,暑期兼职泡汤。
也是那一天,同样是防疫原因,澳门城市大学学生小诺上岗了——家在氹仔的他应聘当地医院的核酸检测兼职岗位,2020年疫情初期,他参加培训拿到相关证书。19日开始上岗,一天8个小时,干到腿疼脖子酸。
还是那一天,已经回到珠海家中的澳科大电影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石婧锡感到“麻烦了”。珠海当天升级防疫措施,从澳入境人员需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22日又升级到集中隔离7天,而之前只需7天内的核酸证明即可。
虽然有过一些思想准备,但何俊生和小诺都说,刚开始没想到澳门疫情如此严重,时间跨度会这么长,“原本以为就半个月、一两轮全民检测就差不多了。”
生活远不只吃饱一件事
“我从防疫第一天开始就讲,防疫工作不是一种便民措施,肯定是扰民的措施。但这没办法,特区政府一定要严格管理。”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去年在上海表示,百年未见的疫情来了之后,特区政府会感到压力,但只要政府有决心做好,全体市民合作团结,理解服从政府有关措施,社会一定会保持稳定。
在刚出现疫情的那段时间,何俊生也会随大流去超市大采购。顾客确实比往常多一点,但米面、水果、蔬菜、生肉都有,即便档口一时缺货,不多会儿理货员就来补货。特区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市民物资充足,不必恐慌性抢购。
然而,生活远不只吃饱一件事,疫情的影响在他处显现。小诺在微信电话中说,随着政府防疫措施逐步升级,越来越多的社会场所被要求暂停营业,“我已经好久没去健身房了,堂食暂停朋友聚会也只能延后了。”这类暂停或许可以忍受,但有些需求却是刚性的。比如,有些澳门市民会定期去珠海就诊,或者去珠海配药再回澳门,但在隔离7天政策下很不现实。
受疫情影响的远不止澳门与珠海两地市民。采访中,一位不愿具名的澳门业内人士感叹,疫情来得真不是时候。原本七、八月是旅游旺季,内地与澳门间的免隔离政策,让澳门成为内地家庭暑期游的热门目的地,直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