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则巩固个人声望,为个人履历贴金。
无论怎样打气助力,外界预计,民主党很可能在中期选举中丢失国会控制权。这意味着明年新一届国会开幕,佩洛西将不再是众议长。分析人士指出,从这个角度说,佩洛西个人政治生涯已进入倒计时。她试图在离任前以众议长身份访台,为自己“亲台抗中”的履历“添彩”。蓝建学认为,无论佩洛西是否访问台湾,她炒热了这一话题,就达到提高自己曝光度的目的。
从战略性考量看,意图加固台湾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地位。
袁征表示,在拜登政府“印太战略”布局中,台湾已被视为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已在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加大对台湾支持。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更是将乌克兰危机套用于台湾问题,借此发展所谓“不对称战力”,增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这些都说明随着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对手,以台制华的动机日益强烈。而且,民主党还特别侧重从民主、人权、价值观入手加强与台湾的关系。”
此外,还有外媒猜测,佩洛西计划访台与丈夫的丑闻不无关系。在美国国会将就一项与芯片相关的法案进行投票的前几周,佩洛西的丈夫购买了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超过百万美元的股票。人们怀疑是因为佩洛西走漏风声,她丈夫才能提前下手。佩洛西为了转移视线才炒热台湾行,好让人们不再盯着自家丑闻。
总之,佩洛西已82岁高龄,即将退休。“在这种情况下,她究竟是出于明确意图对台提供支持,还是说这是一场‘政治表演’?”英国广播公司问道。
官宣后还得看行动?
对于佩洛西计划访台,中国已多次摆明严正立场,表示坚决反对。中美元首近日通话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也以“玩火必自焚”的强力措辞警告美方。
事实上,拜登政府内部对此也不无忧虑。此前,拜登借军方之口称访问“不是一个好主意”。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近日表示,“没有理由”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因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
美国舆论也不乏理性声音。《华盛顿邮报》发表社论,认为佩洛西计划当下访问台湾不合时宜。《纽约时报》刊登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葛莱仪与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扎克·库珀的联合署名文章指出,台海局势日益紧张,一个火花就可能让这种局势升级为军事冲突,而佩洛西对台湾的访问就可能是这个火花。
甚至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直摇头,称佩洛西如果“访台”,“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就在佩洛西可能访台之际,局势紧张系数也在进一步升级。
周六,中国在福建省附近海域举行实弹演习,被认为“警告意味浓厚”。
外界也传出美军将为佩洛西的行程保驾护航。在此敏感时刻,美国“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已离开南海,进入菲律宾以东海域。
美国媒体称,虽然五角大楼表示早就有此计划,但是,作为防范措施,国防部有时会将军事资产转移到更靠近高层领导人和官员访问的地区。
蓝建学指出,佩洛西的冒险行径已使台海局势濒临危机边缘,加大地区军事冲突风险。而从拜登政府此前处理地区紧张局势的情况看,其控局能力、处理地缘政治危机能力都在明显下降。
面对中方的“顶格”反对,舆论的质疑与奉劝,佩洛西还会不会执意访台?
目前,众议院官宣的行程不含台湾,但舆论认为还得看实际行动。
袁征认为,官宣行程不含台湾,多少已经说明中方反复严厉警告已让美方不得不有所顾忌,减少刺激性因素。
“不管佩洛西是否窜访台湾,此事已经触碰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核心利益的红线,中国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事态都已做好万全准备。”蓝建学说,同时,从佩洛西有意窜访台湾也可以看出,台湾这张牌已被打到极致,未来打牌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袁征还指出,从此前一些美国前官员、参议员访台,到如今佩洛西访台闹剧,给出一个巨大警示,美国不仅一再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就连美方自己炮制的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也在被突破。后者规定仅同台湾发展经济、文化、社会等非官方关系。众议长虽然不是行政部门官员,但是作为立法机构的领导者,官方色彩非常浓厚,其意图访台显示美国正在朝着发展实质性的对台外交关系方向前进,不断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