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有些什么特色和便利?
社区居民可以享受到些什么专业服务?
作为政府开放月的系列活动之一,8月22日,在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居民来了个现场体验,感受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的便利和专业服务。
上午10点半,在江宁路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三楼,几位社区居民正在参观“爱老家园”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细致地向社区居民介绍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功能、活动和服务内容。
在这里,经过评估后,有轻中度认知症障碍风险的居民可以接受到一系列的专业指导服务,承接本项目的静安爱老管理服务中心2013年成立至今,连续多年从事失智预防和干预。
除日间照料中心之外,颇有人气的长者食堂也吸引了居民参观,在这里,老人可以享受到便利实惠的助餐服务。
据悉,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服务面积2800多平方米,分为康宁区、乐宁区、享宁区三大区域,集“托养、医养、康养、食养、体养”五项功能于一体。
其中,康宁区有家庭医生工作室和短期护理专区,提供短期“托管”和术后康复等服务;乐宁区则有“爱老家园”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食堂、适老化改造体验区、红十字服务总站和养老顾问点、阳光家园实训基地、社区宝宝屋等;五楼的享宁区即街道长者照护之家,含认知症照护专区,在提供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社区养老中短期照护和喘息照护的同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提供“定期查房”等康养结合专业服务。
“真的是很为我们社区老年人考虑,这里提供的服务种类比较多,让我们感受到便利。”
现场参观的社区居民龚阿姨欣喜地说道。
让龚阿姨和其他居民连连点赞的,还有三楼乐宁区今年新增的“社区宝宝屋”服务区域。在布局和环境设计上,社区宝宝屋充分考虑幼儿照护的需求。
据了解,为进一步解决居民群众对于学龄前0-3岁幼儿的集中照护和育儿指导服务需求,江宁路街道结合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老一小”“老幼融合”的建设要求,在原有空间布局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扩大受惠对象群体范围,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对中心3楼空间重新设计和布置,建设江宁“社区宝宝屋”,为幼儿创设了适宜的运动、游戏和生活区域,为辖区内婴幼儿家庭打造社区托育“15分钟生活圈”。
街道方面表示,此次政府开放月活动期间,街道围绕民心工程、社区治理等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政府开放系列活动,邀请部分居民沉浸式零距离体验政府实事项目,并通过“云参观”等微视频对外开放,既避免人员聚集,又实现居民参与、公开透明的活动效果。
选稿:施丰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