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手术机器人只是实现了从无到有,智能化道路还很漫长,专科化、小型化是发展方向。”9月2日,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主任孟庆虎,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上发表演讲。
手术机器人起步于国外,1985年首次应用于临床,1988年首次用于手术切割,1992年首次用于髋关节置换。
孟庆虎和妻子2018年共同创建了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定位于原创高技术含量的专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公司的名字源于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其字元化;华佗还有“刮骨疗毒”的典故,与公司主打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相契合。
今年4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从术后力线恢复准确率来看,手工对照组是65.6%,而元化的机器人组达到85.4%。相较国内外主要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这一产品无需截骨导板和固定钢钉,只需一套刀具。
据介绍,他们还自研了两款手术导航仪和专用机械臂,在定位精度、标记物跟踪数量和精准定位范围等多项指标中,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外科手术将会经历三个阶段:传统、微创和无疤痕,要实现无疤痕,手术机器人也要进入‘后达·芬奇’阶段。”孟庆虎说。
在他看来,智慧医疗的痛点在于核心技术积累不足,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国产手术机器人要进行技术跨越,而不是追赶。核心部件要国产化,特别是在增强现实导航、专用机械臂的技术需求方面。手术机器人不能走普外科模式的老路,要走专科化、小型化的技术路线。
“眼下,从样机到产品之间有一条鸿沟,从产品到商品之间也有一条鸿沟。”孟庆虎说,技术人员创业往往把样机作为商品,产业化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
题图来源:孟庆虎。首届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作者:黄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