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贵阳贵安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全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以下是发布会要点汇总:
贵阳新增阳性感染者95例
从9月7日14时至9月8日10时,全市新增阳性感染者95例。本轮疫情以来,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396例。主要在全员核酸和抗原检测中发现,个别在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中发现。贵阳市将加快复核进度,确定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昨天,在全市疫情非重点区域开展了抗原筛查,累计检测454.78万人,其中抗原检测阳性295人,经核酸检测复核阳性9例,已全部落实管控措施。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贵阳市先后采取了局部封控、区域静态、分区核酸、全域静态等综合防控措施,经过严格分区临时静态管理后,人员停止跨区流动已超3天,经多轮核酸筛查,超过80%的阳性感染者集中在石板片区、花果园片区、甜蜜小镇片区、扎佐片区、洛湾片区等五个重点管控区域,观山湖区、清镇市、息烽县、开阳县均未发现感染者,说明前期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积极有效,社会面传播风险得到一定抑制。
9月8日7时起,贵阳市正在观山湖区、白云区、息烽县、开阳县全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同时在五个重点管控区域再开展一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清镇市、修文县和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除重点区域外,继续开展抗原筛查。
花果园片区物资保供将进一步优化提升
为了尽快满足花果园数量庞大的生活物资需求,南明区立刻联动全市、全区保供企业进行物资准备,启动“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的供应体系,在全区设立接驳点共608个,其中花果园封控区82个。
截至9月7日17时,累计配送65124单,生鲜物资累计总计约64.3万公斤(其中肉类6.8万公斤、蔬菜24万公斤、其他生鲜类33.5万公斤),订单持续提升。此外,各地捐赠的蔬菜264吨、生鲜包5.1万份、大米2吨、速食4657箱已陆续送达南明并有序发放。昨晚,南明区连夜组织配送力量,全力攻坚,把32303份生活物资配送到居民家门口。
由于此次疫情来势突然,在如此大规模的生鲜配送方面仍有欠缺,导致部分区域生活物资配送不及时,市民反映较大。
分析下来,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供保企业在岗员工不足。由于受黄码及社区管控、公共交通等因素影响,保供企业和运输企业申领到跨区域通行证的工作人员有限,各大保供企业大量基础运营人员无法到岗,导致疫情期间大量激增的线上订单无法及时完成分拣、配送。
二是配送运力不足。大量员工和骑手困在小区无法外出,导致配货、配送人手不足,出现即使市民在线上下单也无法送达的情况,加之高风险区域鲜有骑手愿意接单送货,企业退单率居高不下。
三是志愿服务工作力量紧缺。因高中风险地区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其他区域志愿者进出受限,现有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人数有限,远远无法满足花果园内22万人口物资配送需求。四是花果园年轻租户较多,少有做饭习惯,储备较少。同时,租客由于变动较大,不少人没在业主群内,对一些领取物资配送的情况不掌握,导致漏送。我们也在努力解决。
下一步,南明区将针对花果园片区物资保供工作前期出现的问题和群众关心反馈意见进一步的优化提升。
一是积极强化保供力量,争取省、市商务部门支持,协调相关资源强化对花果园区域生活物资的进一步保障,加大对保供企业驾驶人员、一线员工、物流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跨区域通行证申报力度,在确保安全,满足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按规定有序进出管控区域。
二是继续采取团采模式形成集中配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以单元楼为基本单位,强化楼栋长的责任意识。通过楼栋长来收集汇总采购需求,争取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并通过团购模式,开展集采集配,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三是充分发动志愿者参与物资保供,组织招募居住在花果园区域内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热心人士、外卖骑手等志愿者协助物资配送,打通物资保供“最后一百米”。
因疫情滞留贵阳常态化防控地区旅游团队,将于11日前全部离黔
静态管理期间的游客滞留问题是市民共同关心的热点,连日来,贵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得到了旅居贵阳游客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