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vc能预防冠状病毒吗 大量补充VC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新冠患者要补充VC?专家这样说!喝酒能预防、杀病毒?真相是→
喝酒能预防新冠、杀病毒?
真相来了
“出门戴口罩,回家一口酒”,近期不少人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看到“适量喝酒预防新冠”的传言,难道喝酒真能预防新冠?
事实上,喝酒并不能预防新冠肺炎或杀灭新冠病毒。恰恰相反,喝酒会增加感染风险,酒喝多了还会致癌。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新冠病毒侵犯的是呼吸道。
喝下去的酒精(乙醇)进入的是消化系统,酒精被人体摄入后主要在胃肠道中快速扩散并被吸收,吸收后的乙醇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并在肝脏中完成主要的代谢(90%),仅2%-10%的乙醇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其中扩散至口腔或食管中的乙醇占比极低。
通俗来说,喝下去的酒精在身体中很难接触到新冠病毒,或只有极少量酒精能与病毒接触。
所以,喝酒能预防新冠肺炎是无稽之谈。
其实早在2020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在其官方微博上发文指出“饮酒不能保护你远离病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把含酒精饮品作为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病感染的手段”“饮酒有害健康,更与一系列传染性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精神健康疾病密切相关”。
伴随着“喝酒防新冠”的说法“喝酒能防癌”的传言也死灰复燃。事实上,喝酒不仅不能“防癌”,还会“致癌”。
酒精对身体的损害是全面的、系统性的、不可逆的,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
2016年,科学期刊《Addiction》发布的一项研究称,酒精会导致7种癌症:乳腺癌、结肠癌、肝癌、食道癌、直肠癌、喉癌和口咽癌。
新冠患者是否要补充VC?
研究显示:确实存在明显缺乏!
近期以来,在不少电商平台上,具有增强免疫作用的维生素C(VC)热销,而补充VC到底对预防和治疗新冠有无帮助,该话题也引发诸多讨论。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相关研究团队,于2021年1月联合发表的一篇研究,曾揭示COVID-19患者存在明显的VC缺乏症。
V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以其高抗氧化活性而闻名,它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氧化损伤和功能障碍。
该研究称,虽然VC一直用于治疗患者几十年,通常低毒性,每天2克的VC增加人类草酸尿和肾结石的风险,和剂量>2g可能导致不良胃肠道事件,如腹痛、腹泻和/或恶心。甚至有少数病例报道长期服用高剂量VC可导致草酸肾病。不幸的是,急性VC缺乏症通常不被注意到,因为它的症状与那些危重症相似。
为了给COVID-19患者精确提供维生素C(VC),该研究开发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 /MS)方法来评估血浆VC浓度,共纳入31例COVID-19患者和51名健康志愿者。其中,31例COVID-19患者中,有25例接受VC治疗,6例未接受VC治疗。该研究在血液、血浆和含沉淀剂的稳定剂中评估VC的稳定性。
研究结果显示:未接受VC治疗的COVID-19患者的平均血浆VC浓度为2.00 mg/L,几乎是健康志愿者的五分之一,后者为9.23mg/L;经高剂量VC治疗后,平均VC浓度上升至13.46mg/L,高于健康志愿者,且在正常范围内(6-20 mg/L)。COVID-19患者的VC水平相当低,补充100mg/kg/天被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UPLC-MS/MS方法来量化COVID-19患者的血浆VC。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存在明显的VC缺乏症。因此,补充这类患者是很必要的。本研究为进一步支持COVID-19患者使用大剂量VC治疗提供了数据。”研究结论这样称。
不过,这项研究有两个主要的局限性。首先,只有健康的女性志愿者被纳入研究;其次,这是一项仅涉及31名COVID-19患者的观察性研究,而并非是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因此,这些数据及其临床意义需要在更大的队列中进行进一步验证。
来源:东方网综合河北青年报、第一财经等
编辑:小刘
审稿:卞英豪
选稿: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