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带来希望之光 河南眼科专家陈刚又有光明新使命
“您这眼是白内障,最好还是进行手术治疗,靠点眼药水和吃药是不行的。”陈刚一边用专业仪器为一名老年患者认真做着检查,一边向老人讲解着白内障的成因。老人年纪并不算大,刚过6旬,在发现看字模糊不清后,她也想到可能是患上了白内障,就从药店买了眼药水回去滴了起来,眼药水不知用过多少,视力未得到丝毫改善反而越来越差。作为河南省白内障治疗知名专家的郑州普瑞眼科医院院长陈刚坦言,很多人对白内障治疗都存在着误解,根本不存在专治白内障的眼药水,手术仍然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和积极的途径。陈刚从事白内障等眼科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已三十余年,他见证和经历了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历史,34年如一日坚持在临床一线,为10多万名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也传递着“光明使者”的使命。
【1】目睹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现状 毅然走上学医道路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而这方寸天地就是郑州普瑞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专家陈刚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热情的事业。
一边隔着显微镜实施手术,一边轻声安抚着患者的紧张情绪,已成为陈刚每次为患者实施手术时的常态。“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欠佳的用眼环境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的眼科疾病,”陈刚表示,作为常见眼科疾病的白内障,已成为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
陈刚踏入医疗这个行业要从1978年说起,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当了两年知青的陈刚在目睹了河南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后,毅然报考了河南医学院(后并入郑州大学),走上学医之路。“那时的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虽然我有很多选择,但还是选择了从医这条路,当时就是觉得学医能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陈刚被留校并分配到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工作,病理医生被称为“医生中的医生”,病理科在医疗过程中主要承担病理诊断工作,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的依据,确定疾病的性质。在病理科工作的这4年里,陈刚勤奋刻骨、潜心钻研相关疾病的病因等,医院夜里骤亮的灯火总少不了病理科那一抹黄,而这段经历也为陈刚此后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注重科研埋下了种子。
在这期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陈刚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的病理学研究生,但因为孩子刚刚出生,为了家庭他放弃了这次深造机会,而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2】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4年 见证了白内障手术的发展与变迁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现郑大一附院惠济院区)成立,陈刚转岗到了这里工作,并成为了该院的一名眼科医生。对于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眼科医生,陈刚表示,河南是人口大省,患眼疾的人不在少数,但眼科医生当时特别少,在病理科工作时,他就很是关注眼科疾病的成因及治疗方式等。
陈刚从事眼科工作时,当时的眼科正走向一个大的技术转变的时代,眼科手术开始向显微化、微创化发展。“当时很多眼科手术都是在肉眼下进行的,最多是头戴一个放大镜进行,而我在从事眼科工作之初,便赶上了眼科手术显微时代这班车,”在从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4年时间里,他见证了眼科尤其是白内障手术的发展与变迁。
当然,在这场变革中,陈刚不仅仅是见证者,更在随后深入参与了其中。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在成立后,便引入了一台手术显微镜,做白内障、青光眼等手术便能很好地借助这些仪器,他接触到的所有眼科手术都是在手术显微镜下作的。在这里,还是年轻小伙的陈刚和著名眼科专家张效房成为了同事,并在1993年考取郑州大学眼科临床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后,成为了张效房的学生。
此后34年的时间里,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又到主任医师,陈刚一直工作在繁忙的眼科一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眼科疾病治疗经验,尤其以精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著名。
【3】“医”路逐梦 推动河南白内障手术发展创下多个第一
如今,虽然已是省内白内障权威专家,但陈刚仍在时刻关注着国内外治疗白内障最新研究成果,也正是这种学无止境的精神,让他治疗白内障的技术越来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