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中医肿瘤医生方恩喜:中医治肿瘤,宜先扶正气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1-09-27

中医治疗肿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肯定,许多肿瘤患者通过中医药调理或治疗后,免疫功能得到恢复,生存质量获得提高,生存周期延长。但有些肿瘤患者在服用中药后,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胃肠反应,影响了后续的治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中医肿瘤大夫方恩喜主任指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部分临床经验不足的肿瘤医生急于求成,过多使用了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以毒攻毒的抗肿瘤药,引发了一系列副作用,使患者胃肠道受到伤害。故此方恩喜主任强调说,中医肿瘤治疗切忌不问患者正邪博奕情况而一味强攻,而是应遵循先扶正气再攻癌原则,在扶正培本的基础上抗癌消瘤,通过整体康复带动局部治疗,实现抑癌保命目标。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肿瘤治疗,必须遵循先扶正气再攻癌法则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恩喜主任中医临床实践经验40余载,曾执诊于北京、广州、天津等多家名院。精通中医用药方略,系统梳理了中医经典理论框架体系与各家学说的流变,临床提倡“治病求本”,注重整体观念,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强调对因施治,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疗效比常规辩证论治明显提高,主要致力于各种中晚期肿瘤的中医药防治,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肿瘤是一种以局部病变为显著特征的全身疾病。从中医的角度看,人体是一个整体,当正气(免疫力)与邪气(致癌因素)、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自身气血均处于平衡状态时,则身体安康,杂病不侵。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初期表现为正气衰退,内环境失稳,致使癌因素蓄积体内,长期扰乱脏腑,最终使痰湿毒瘤瘀聚为有形,发而为癌。正气亏损,正不胜邪是癌症的发病基础,而癌发之后,癌损正气、正不敌邪是致使癌瘤扩散转移的重要因素。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故在肿瘤治疗上应重视辨证论治,通过合理使用中医药,调和体内经络、脏腑及气血,使身体内环境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肿瘤自然就会得以控制。中医肿瘤治疗应遵循“先扶正气再攻癌”的原则,根据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进行辨证施治,在扶正培本的基础上实现抗癌消瘤的目标。如果一开始就使用峻烈之药猛攻,这样容易导致阳气更虚,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有时甚至会使患者雪上加霜。比如在临床上常能见到一些肿瘤医师因为临床经验不够,过多使用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以毒攻毒等抗肿瘤药等,结果事与愿违,使患者元气大伤甚至出现不良结局。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肿瘤早期,患者有足够的力量抗击癌细胞,此时应采取扶正的方法,利用整体力量来使癌细胞改邪归正;肿瘤晚期,由于癌细胞疯狂繁殖,整体力量极为衰弱,此时再用祛邪法则会使患者雪上加霜,因此,此时要先用扶正法使整体有一定力量之后再用祛邪法。唯一例外的是肿瘤中期癌细胞力量较为强大,此时应采用祛邪法,就是先压制癌细胞力量,之后再用扶正法治疗。如此攻补结合,可取得确凿效果。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扶正过程中,首先要重视顾护脾胃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恩喜主任强调说,手术和放化疗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如手术期间的麻醉和机体创伤可导致气机郁结,手术创伤可使患者气血亏虚;放疗时放射线可引起全身和局部毒副反应,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肌肉硬化,以及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疲劳、口腔溃疡等;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存在着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肝肺肾受损等毒副作用。其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医认为“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所以肿瘤治疗在扶正补虚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健旺脾胃,通过健脾益气、滋养胃阴、理气祛邪,达到恢复脾胃正常功能、促进患者纳谷进食的目的。在扶正、护胃的基础上抗癌消瘤,实现治病留人的目标。GAP拜客生活常识网

先扶正气再攻癌具体在临床上,就是通过调脾健胃、化痰袪湿、培植本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达到恢复正气、散结消肿、增强免疫抵抗力的目的。之后以祛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邪等六邪的方式攻伐肿瘤,减轻癌症病痛,提高患者免疫抗癌能力,逐步消除肿瘤,最终实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目标。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思路对于提高抗癌效果、实现带瘤生存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