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临床本科生,看你毕业以后想做哪方面。
如果真的要做医生的话。不用多想,去考研考博吧。
第一,本科生找工作难。如果找个镇医院,一辈子就在那里发霉吧。现在也有一部分县医院还在招本科生,但是就算你能进县医院又能怎么样?干死干活,没有一天休息的是你,被批斗的是你,天天被检查的是你……
第二,三年规培没几分钱做到你想死。连你自己生活费差点都不够。更不用说养家,拍拖,找女朋友。
第三,本科生考职称比研究生博士生慢半拍。做十年八年后,结果后面来的人都比你职称高。
第四,技术,写论文等没有研究生,博士生高。
如果不打算做医生,那就去做与医生相关的行业,比如医疗器械,医药销售,甚至是兽医。
别的县城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县在做兽医的都发达了。宠物店开得到处都是。
当然也可以去考公务员那些。
不知道题主是学生的家长还是在读的医学生,作为经历过本科就业、考研二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各种医疗相关兼职工作的我,相信能给你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先说结论:如果想从事临床工作,毕业后考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是最好的选择,实力或运气不济也可以选择参加社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后也可以选择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但是选择面较窄。
如果不想成为一名临床医生,那么选择面其实很宽广,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先说说我的经历
我在本科毕业后应届考研失利,直接选择了工作,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开展住院医师规培,所以本科生就业还相对轻松一些。在进入临床工作的期间,自认为工作能力不输给同届读研的同学们,但是一旦涉及各种“福利”的时候,学历的差距就显示出来了。
记得有一次医院选拔参加科普演讲比赛的讲者,明确规定了要硕士以上才能参加,这时候我才明白学历在医院的重要性,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学历低的人压根就没有展示的机会。
后来通过努力,我顺利得考取了硕士学历,参加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这期间也做过医学考研辅导、医学科普文章作者等兼职,深切体会到医学相关工作并不是死水一潭,有很多的选择可以供大家努力和奋斗。
那么接下来,我就把我所经历或听闻的医学生适合的出路介绍给大家。
考研是万事之首
首先,在临近毕业前,最应该考虑的事情就是考研。医学专业不同于其他,只要还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那么学历绝对是一个硬性的要求。可以很不客气的说,在三甲级医院里,学历就是混饭吃的饭碗,没有学历就没有人权。
由于现在国家要求所有入职的医生必须要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历时3年,简称规培),而专业型硕士在读研期间就可以同时进行规培,所以医学生考取专业型硕士的性价比变得非常之高。因此无论从节省时间还是提高自己,考研都应该是致力于临床工作的本科毕业生的首选之举。
考研失利是纠结的开始
如果能顺利得考上研究生,那就按部就班地规培、学习、毕业就好了。但是一旦应届考研失利,本科生们就会面临着三个选择:再考一年、直接工作和以本科生身份参加社会化规培。
在这三个选项中,二战(对再考一年的戏称)和规培主要是为了毕业后能够进入临床工作,其本质与考研无异。而直接工作则包含了很多的选项,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因为有规培的存在,本科毕业直接工作已经不能再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了,这也算是个硬性的规定。
因此,本科生毕业的出路大体上可以分成从事临床和非临床工作两类。想从事临床就要考研(首选)或参加规培。如果想从事非临床工作,那么可以在本科毕业后从事很多与医疗相关或无关的工作,选择余地很大。
非临床工作一样精彩
因为大家的关注都在临床上,很多人甚至走了牛角尖:
老子付出了这么多,再不能当上医生,就职大医院,那就赔死了!以至于每年的毕业季,大的三甲医院就业展位人满为患,其他相关职位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