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亚洲黑鱼入侵美国,让美国人大惊失色,立马采取措施扑杀,并将亚洲黑鱼列为了有害入侵物种,想法设法的想要消灭它们。但事与愿违,优越的水域条件让亚洲黑鱼不但加速了繁殖,体型也越来越大,已经在美国造成了大规模的泛滥,也对当地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咱们中国网友一看,这不就是乌鱼嘛,这在中国可是当之无愧的优质食材,怎么去到外国就成了危险鱼类了?

入侵美国的"亚洲黑鱼"
什么是乌鱼?
乌鱼又叫黑鱼,被美国人称为"亚洲黑鱼",在中国的水域中,一条成年乌鱼正常只能长到30-35厘米,体重3公斤左右,而成功入侵美国的乌鱼能长到一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9公斤。美国的淡水水域不但温度适宜乌鱼生存,而且无论在水下还是陆上都没有天敌,水中鱼类丰富,为乌鱼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且美国人们也不吃这种鱼,更是为它们的生存繁衍创造了绝佳的条件。乌鱼在中国的天敌就是人,只要是盛产乌鱼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烹饪乌鱼的方式,清蒸、红烧、水煮,肉质紧实鲜嫩、刺少的乌鱼在中国深得人心,在中国要通过养殖才能满足供应。

市面上常见的黑鱼
让美国人最头疼的“亚洲鲤鱼”
这些年除了亚洲黑鱼,还有不少物种也成功入侵了美国,对美国的生态造成了威胁。面对这一类问题,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措施加以应对。美国的入侵物种中最著名的就是"亚洲鲤鱼",当时美国为了清理河流中的水藻,从东南亚地区引进了"亚洲鲤鱼",最开始亚洲鲤鱼出色地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但是很快它们的繁殖速度就超过了浮游植物。虽然亚洲鲤鱼不吃其他鱼类,体型大胃口大使得它们抢去了其他本土鱼类的食物,于是本土鱼逐渐消失,而且当时的美国也没有亚洲鲤鱼的天敌,他们也不爱吃,因此在美国的一些河里亚洲鲤鱼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总量的90%。

体型巨大的"亚洲鲤鱼"
美国植物入侵案例
在美国,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事情并不是个例。1876年,一个美国人经不住野葛藤花的诱惑,偷偷从费城世博会带了一株回去种。美国之前是没有这种植物的,所以出于好奇,很多美国人开始跟风种植,政府也大力支持农民种植野葛藤来保护水土。但野葛藤同样没有天敌,生长速度快,所以很快爬满了房子墙面和街道,在美国南方各州泛滥成灾。于是美国人又乱了方寸,为了消灭这种外来物种居然又引进了一种外来物种,那就是"筛豆龟蝽"。这本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美国人却寄希望于它能够解决这场"绿色危机",但再次事与愿违,晒豆龟蝽不但没有解决野葛藤蔓延的问题,反而吃起了大豆,当年就造成了南方大豆产量减半。

爬满拖拉机的野葛藤
对比美国,我国入侵生物的下场
而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只要能吃的,最后的下场都是被端上餐桌,甚至还供不应求,最终还要靠专业养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龙虾、罗非鱼和牛蛙。小龙虾和罗非鱼已经成了中国夜市摊烧烤摊的主角,深受广大吃货的青睐;牛蛙虽然在刚进入中国时一度在各大湖泊、池塘和稻田里泛滥成灾,但最终还是逃不过被做成美食的命运,90年代左右就需要被大规模养殖。

餐桌上的乌鱼
我们可能会纳闷,就算拿野葛藤这样的植物没办法,那像亚洲黑鱼和亚洲鲤鱼那样的可食用鱼类,美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像中国人这样,直接用吃来解决生物入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