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助理跟老罗说最近发的内容都是一些心血管、三高类的科普内容,可以尝试参与一些头条官方的主题活动,刚好头条官方10月份有一个健康主题活动,是关于广大女性群体的健康科普活动,她建议我来参与一下。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主题,趁着10月要结束的尾巴来参与一下活动。前段时间刚好跟CCU同事聊起了一个案例,刚好契合今天这个女性健康的主题,主角是一位从产科转入CCU的孕妇,42岁,二胎,孕期30周了,突发心慌、闷气、不能平躺,全身浮肿,状态非常差,做了检测发现该患者心衰,心功能很差,不敢麻醉,产科医生也不敢动手术,眼看着这胎儿慢慢长大,患者的心脏负荷也越来越重……
最后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在共同讨论出来的治疗方案的治疗下,这位高龄产妇的心衰症状有所缓解,心脏彩超显示心脏的射血分数从百分之三十五提升到了百分之四十五,一般正常情况是50%以上的,同时血浆的心钠素水平也比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最终在CCU、麻醉科、产科的共同协作下完成了手术,患者终于顺利的度过了危险期。
虽然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都开始二胎计划,但是还是建议不要茫然跟风,生二胎还是要谨慎一点,要孩子还是有点计划比较好,不要想生就剩。生二胎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尤其是高龄女性来说,这风险你还是需要先考虑清楚的。
高龄产妇生育二胎存在哪些风险呢?
首先就身体素质来说,高龄女性本身已经生育了一胎,身体方面不管是受孕的几率还是产后的康复速度,都会大不如前。
其次,当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子宫的收缩能力和阴道的伸张能力都会变差,容易引发大出血和难产,根据产科的临床统计资料也表明,高龄产妇的产程相对于适龄期产妇来说相对会明显延长,滞产率也明显增高;
另外,高龄女性在生育时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宫外孕、自然流产、孕期并发症、胎儿出生缺陷等的几率也会相应的增加,拿羊膜早破、妊高征和早产三项指标与适龄期产妇比对的话,相应也会高一些;
最后,已经生育过一胎且属于高龄的妇女,在生育一胎时,心脏承受的负荷已经过重,怀二胎以后,随着二胎宝宝在体内月份的增大,其循环血量也会不断的增多,势必会造成心脏所受的负荷也越来越大,得围生期心肌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围生期心肌病危害大
围生期心肌病可以使得既往没有心脏病的,妊娠末期的3个月或者产后的6个月内的产妇出现呼吸困难、血痰、肝大、水肿等等心力衰竭的症状。病人还有可能心室扩大,附壁血栓的情况发生。这个病的特点就是身体循环或者肺循环栓塞的出现几率比较高,所以虽然说嘴上说说生孩子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高龄的二胎产妇来说,她需要冒着心力衰竭的风险来完成这件事。因此,建议在考虑生二胎之前,去医院评估一下心功能,预防一吓围生期心肌病。
当然也不是说就不能要二胎了,虽然有风险,但医学技术也是一天一天在进步中,这些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更规范细致的孕前孕期检查来规避掉,因此孕前检查、孕期检查都尤为重要,不要忽视这些。
那么,这个心功能如何评估呢?
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在1928年将心功能进行了分级,分为四级,如图例所示:
其中心功能1、2级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还是能够平安顺利的怀孕与生产的,并且也适合对于婴儿哺乳。
心功能3级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同时需要完全卧床休息,仍然还是可以完成怀孕的,但是不适合母乳喂养婴儿。心功能3级的约⅓的孕妇会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胎儿的死亡率也达到20%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