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哪些人是血栓高危人群?从饮食上如何预防血栓?医生:从以下5点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1-30 血栓   人群   栓塞   可能会   雌激素   胆固醇   孕妇   血管   患者   血液   身体   饮食   疾病   风险   医生
血栓,其实也叫做血液凝块,在平时我们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切到了手,流血了,血液细胞就会自发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凝块来阻止血液继续渗漏,伤口就慢慢的不再流血并慢慢愈合。这个时候你要感谢这些凝聚起来的血液凝块,及时的阻止了你的血液往外流失;

但是有时候,这些血液凝块会出现在某些它们出现就有可能会引发一些麻烦的地方,比如血液需要流动的某些身体部位,像妨碍阻止血液进入大脑的血栓会引发人脑中风,而如果它跑到心脏血管里就会阻止心脏血液流动就有可能引发心脏疾病的发作,假如它跑到腿部的深部静脉,就会引发深部静脉血栓,随着血液的流动,它可能会脱离最开始的位置,移动到肺部,引发肺栓塞,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甚至会致命的疾病。

所以就跟人一样,人身体内的每一个存在,都有它自身的职责和位置,如果它跑去干涉或者阻止别人,就可能造成人体疾病的爆发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

虽然可能每个人都有可能得血栓,但是有些人得血栓的风险会更高一点,具体是哪些人群呢?老罗今天就跟大家一起科普一下,希望有这些习惯的人都要留心了,改变一下虽然有点痛苦,但是效果是在慢慢的过程中,你一定可以看到的。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哪些是发生血栓的高危人群?

第一类就是长时间不怎么活动的人。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像一些长期卧床休养的患者,还有生活中最常见的坐办公室的同学们等等,长期卧床不动的患者,久坐不动的白领等。长时间不活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变慢,增加血栓风险。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类就是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的人。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例如那些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等这些疾病的患者,还有就是血管已经开始硬化了的老年人群体,都是发生血栓的高危人群。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三类就是肥胖人群。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肥胖人群比体重正常的人患上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要高很多,患上血栓的风险也同样会有所上升。你人的身体承受的重量越重,你身体内血液流动起来就越为困难,本来胖的人就不爱动,长期不动更加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所以说控制体重对于身体健康来说也是有必要的。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四类就是吸烟的群体。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还是蛮多的,这血栓就是其中的一个。可能大家都只意识到这个吸烟可能只是影响到了肺部,但是它实际上也会影响到血管。因为烟草中的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的内膜,一接收到损伤的信号,血细胞就像消防员接到火警信号一样,马上会行动起来,聚集起来阻止这种伤害,血细胞凝集起来就更容易血栓。而且这个吸烟还与心脏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有关,吸烟可以说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最大的推手之一,更别说它还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所以“吸烟有害健康”这6个大字写在烟盒上不是没有道理的。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五类就是孕妇以及服用雌激素的人。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孕妇这个群体很特殊,因为怀孕了使得她们体内血液中流动的雌激素含量增加,所以就算孕妇坚持锻炼,她们发生血栓风险的几率还是比正常人要有所上升的。另外随着她们体内的胎儿不断的成长,胎儿对孕妇腹部的血管和骨盆会不断的慢慢施加压力,阻断血流,因而更容易造成血栓的发生。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就是一些服用避孕药的人,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比正常女性要增加3~4倍。另外,在更年期如果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这部分女性也要注意血栓发生的风险。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六类是感染或有炎症性疾病的人。5cm拜客生活常识网

假如你正在面对一些严重的疾病感染,你也要堤防异常血栓的症状出现,像一些脑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胃癌、肺癌和肾癌等等癌症类型的疾病会大大增加患者血栓的风险,有些时候这种血栓异常的情况会在癌症之前出现,也可以说是身体给你的一个身体异常的警报信号。另外像其他一些糖尿病、艾滋病或炎症性肠病,如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类的疾病也会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需要留意。

相关阅读:

  • 血栓是什么(血栓有什么危险)
  • 你今天坐了几小时?血栓可能被你坐出来!睡前一动作活化血
  • 从粥样斑块到普通冠心病,再到急性心肌梗死,一路走来,你有
  • 由于存在出现血栓风险,美国药管局限制强生新冠疫苗接种
  • 存在出现血栓风险 美药管局限制强生新冠疫苗接种范围
  • 生活做到7方面,预防血栓形成
  • 血栓“清道夫”公布了?芹菜排第3,第1名建议多吃
  • 56岁大叔斑块消失,他长期坚持3个“护血管”方法,行之有
  • 谢霆锋的手,赵丽颖的血栓,张嘉译的背,打了多少明星的脸?
  • 血栓会对我们的身体发出哪些信号?为了家人来看看吧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