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大部分鱼类的身上都生长着鳞片,这些鱼鳞是保护鱼类在水中安全的重要防御力量,但在淡水鱼类中,也有身上没有鳞片的存在,比如河豚鱼。严格意义上说,河豚并非是纯粹的淡水鱼类,它会到河流中产卵,成年的河豚鱼主要生活在河口和近海一带。
河豚鱼的身上没有鱼鳞,而是生长着体刺。这些刺很小,只有在河豚鱼遇到危险,身体膨胀成球的时候,这些小刺才会凸显,用以自卫。从进化的角度看,河豚拥有这样的体刺,其实是一个谜团。
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河豚鱼身上的体刺,有点像是鸟类羽毛进化的过程。河豚鱼的进化,是鱼类中的一个另类。河豚鱼非常小,也不擅长游泳。平时它们喜欢躲藏在沙子的下面,河豚鱼长着一嘴小牙,但身体表面却没有鳞片。对于世界上的所有动物来说,皮肤结构千差万别,但河豚鱼的体刺,进化的逻辑跟鸟类的羽毛和哺乳动物的毛发使用的基因是一样的。
这就是地球生命进化的微观证据。对于不擅长游泳的河豚鱼来说,体刺可能是更好的保护手段。河豚鱼本身进化出了毒性,在海里的天敌有石斑鱼,狗鱼等,如果身上长满了鳞片,河豚鱼的身体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膨胀成球体,浮在水面上。
这是河豚在模仿死亡鱼类,用以让天敌失去兴趣的。而河豚鱼身上的这些体刺,则会让河豚鱼的皮肤更加紧实,让天敌忌惮三分。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