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才进行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一向是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然而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却被一再推迟,这背后,到底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还是因为出生人口真的“大跌”了呢?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 于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人数为1003.5万,当然,这不是全部出生人口,毕竟不是所有新生儿都会第一时间登记,从过往全国数据来看。
2019年全国出生人口1465万,相比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初的1786万人,整整少了300多万人,生育率降低来自于年轻人的“低欲望”,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生得起,但是养不起。
先简单算算养娃成本,一个小孩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之前花销按5万计算,幼儿园3万 小学到初中义务教育几乎不花钱,吃喝补习算3万、高中3万、大学5万,全部计算下来,就算比较保守也得20万左右,再加上成年之后,还要算上结婚10万、买车10万、买房50万,一个小孩从出生到成家就需要至少90万的开销。
而这,仅仅只是四线城市的标准。

我们换一个环境,如果是生活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呢?
那这个养娃成本也许要翻5倍都不止,而你的工资能不能也翻上5倍呢?
中国经济发展快,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但背后也伴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中国过去20年的通货膨胀率维持在6%左右,也就是说物价每年最少上涨6%,但是大家的工资水平到底又上涨了多少呢?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又增长了多少呢?
人口不是负担而是资源,劳动力供给一旦减少,必然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熟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人都知道,经济增长有三大动力源泉:人口、资本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不会那么快到来。
我们不难发现,自从进入21世纪后,物理学的突破确实放缓了,物理学的突破之所以放缓,根本上是因为实验的制约,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很多人已经忘记,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今天实验手段的限制,已经成了制约物理学发展的瓶颈,粒子物理和天文学的实验进步,需要消耗社会难以承受的资源,至于资本积累也到了一定阶段,如果人口红利不复存在,那么经济增长必然受到影响。
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或许是可行之道。
然而,央行工作论文明确指出,在老龄化和少子化两大难题面前,教育和科技依然单薄,和新生儿数量一同降低的,还有结婚率。
根据查到的现有资料显示,中国单身人数已超过2亿,这其中还有超过7700万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人,我国家庭逐渐呈单身化趋势,一线城市的单身青年有4成都是“月光族”。

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所预言,单身社会正在成为一次空前强大,而且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80后、90后、00后、10后人数,分别为2.22亿、2.11亿、1.63亿(16330万)和1.63亿(16306万)。
90后和00后的人数差最大,达到了整整4700多万
随着年龄的增长,90后已经逐渐成为了“生孩主力军”,可是较低的90后人口总数,恐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少子化问题。

现在年轻人的婚姻观,相比起中老年人而言已经发生了质变,在他们眼中,婚姻早已不再是人生中的必需品,婚姻就像是一件易坏品,过去的人擅长修补,纵使破洞再多,两个人也能修修补补继续过下去。
但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修补,他们宁愿选择“直接更换”,感情淡了就直接离婚,寻找另一个“真爱”,久而久之,离婚率只会越来越高,有钱的人喜欢玩不被约束,没钱的人谈个恋爱都担心谈房子谈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