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方法就是太空舱内的航天员向失事的航天员甩去更长的牵引,这个方法有点像不会游泳的人在岸上利用树枝抢救落水者,因此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成功率也比较低。总而言之,宇航员如果在出舱的过程中脱钩了,那么生命就会受到巨大的威胁,连后续的太空任务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在看中国航天员出舱的时候,会发现由两名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一名航天员留在舱内进行指挥工作。在出舱过程中,两位航天员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小心谨慎,舱内的指挥员也多次提出注意的地方,最终刘伯明和汤洪波成功出舱和返舱。
始终得不到救援的宇航员将面临什么?
最终得不到救援的宇航员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面临死亡。在死亡真正出现之前,宇航员会经历复杂的心理活动,随着航天服内的氧气不断消耗,其神志会逐渐模糊。等到宇航服内的氧气耗尽之后,宇航员将窒息而死。这时候宇航员的尸体继续在太空飘荡,当宇航服自带的电源供应停止后,他的体温会迅速降低。

众所周知,太空环境中的温度非常低,低于零下270摄氏度。当宇航服的温控系统瘫痪后,宇航员的尸体就会受到宇宙寒冷的影响而逐渐冻结成冰,最后会出现两种可能的结局,一种是他被地球引力吸引不断降低轨道,最后进入大气燃烧变成一颗“流星”。另一种是宇航员的遗体在近地轨道上继续飞行,变成一块太空垃圾。

一直以来,宇航员是一个充满高风险的职业,能够接受这个职业并承担起国家重任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他们基本都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去执行太空任务。当然,随着我国航天航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宇航员出事故的概率也在不断降低,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