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新疆清河发现白色棕熊,出现概率仅50万分之一,这还是第一次见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2-09 清河   棕熊   阿尔泰山   佛坪   白色   发现   体表   新疆   毛发   大熊猫   概率   分局   基因   颜色   动物

笔者 东邪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关于珍稀动物或奇特动物出现的新闻,例如东北出现罕见的雪豹、云南出现野象群北迁的现象,前几天云南龙陵县一乡村干部在巡逻过程中还发现了数十年现身的圆鼻巨蜥,野生动物专家表示该濒危动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的栖息环境在逐渐变好。无独有偶,近期新疆清河分局在野外发现了白色的棕熊。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清河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整理野外红外线监测视频时发现了两头棕熊,前面一头棕熊的毛发是灰白色的,而后面一头棕熊的毛发则是棕褐色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清河地区发现白色棕熊。实际上我国也很少出现白色棕熊的案例,因此它的出现引起了野生动物专家的注意。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么这头白色棕熊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它是特例,还是种群中的普通个体?它的出现能说明什么问题?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棕熊?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以人类对野生棕熊长时间的考察情况来看,这种动物的毛发一般以黑色、棕色、棕黑色、黄褐色为主,极少情况下会出现白色棕熊。另一方面,学过中学生物的朋友应该知道,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的毛发都是有颜色的,如果体内基因出现了问题,导致一些决定色素的基因无法表达,那么人或动物的毛发颜色就会变得很淡。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此清河分局的研究人员推测该白色棕熊应该发生了基因变异,导致其体内的深色色素分泌不足,从而让体表毛发的颜色看起来十分浅。根据清河分局保护科科长马卫国的介绍,棕熊发生基因变异的几率非常小,大概只有50万分之一,这相当于诞生50万只棕熊才有可能出现一只白色棕熊,而清河地区的棕熊数量远不足50万只,这说明该白色棕熊的出现属于小概率事件。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么白色棕熊是个例,还是已经形成了一个物种呢?这是研究人员对这种动物最感兴趣的问题,但从监测录像的画面来看,一只白色棕熊走在前头,后面还有一只毛发颜色正常的棕熊,两者的体型差不多,应该是同辈关系,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白色棕熊只是基因突变的个体,尚未形成新物种。至于阿尔泰地区是否已经形成了特殊的白色棕熊群体,还需要后续长期的跟踪调查。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了白色棕熊,我国还多次出现白色大熊猫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说白色棕熊的出现只是特例,那么白色大熊猫的出现反倒让人们觉得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物种体系,因为建国以来我国就发现了不少于5次的白色大熊猫,其中陕西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共5次发现白色大熊猫。佛坪自然保护区最早发现白色大熊猫要追溯到1990年11月15日,当时工作人员逮到了这只大熊猫,并对它进行基础信息的登记。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次被发现的白色大熊猫身高0.7米,体表上从耳朵、肩胛再到胸脯,所覆盖的毛发都是白色的,但它标志性的“黑眼圈”还是能看得到。之后佛坪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又接连在1991年、1992年发现不同的白色大熊猫,每一次的发现都让人兴奋,原来自然界中还存在如此特殊的国宝。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分析,指出白色大熊猫体表的颜色之所以如此淡,是因为其体内的色素基因发生了突变。到目前为止佛坪自然保护区已经出现了5只白色大熊猫,起初专家认为这只是突变个体,随着白色大熊猫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认为白色大熊猫有可能在逐渐形成一个新群体。假以时日,它们或许还能变成一个新物种,那么这将是有人类见证的物种分化。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m5K拜客生活常识网

白色棕熊的出现说明什么?

相关阅读:

  • 遇见,狮子关
  • 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清河站地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障专项
  • 河北一影城称1985年出生是老人?工作人员:昨晚加班弄错了
  • 开通①丨清河站南落客平台及周边三条匝道今日正式启用
  • 清河站南落客平台及周边三条匝道9月15日正式启用!
  • 鲜莲子能晒清河同城交友干吗 新鲜莲子怎样晒干 新鲜莲
  • 四川达州,三汇古镇的当场天
  • 《羊了个羊》与羊皇后“二羊”再次揭示了一条真理:爱拼
  • 蓝地时尚庄园
  • 杭州最美二十一个景点推荐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