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钟南山:“医学上对于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

admin 健康常识 2022-12-10 后遗症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今后一个阶段,将是抗原和核酸“打配合”的时期。抗原检出阳性后,用核酸来确定感染者的病毒量和危险性,将其作为采取适当隔离措施的重要依据,“好钢用在刀刃上”。在香港,高风险人员除了需连续抗原检测外,必须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相当于“双保险”。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若出现发热、头痛等,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患者可选用混悬液剂型;若出现咳嗽可选用复方甲氧那明等一类药物;若有鼻塞流涕症状,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另外一些中成药也很有效,如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建议选择一种适量储备即可,太多也是浪费。对于感冒及新冠的预防还应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为主,多喝水。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目前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明显降低,一般人群要以平常心对待新冠病毒感染,没有必要紧张甚至恐惧。居家治疗人员在家中要做好防护,尽可能佩戴好口罩,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注意保持距离。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普通型(出现肺炎症状)已经不多,重症(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接受无创、有创通气)的比例更小。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谷晓红:病毒已经变异成了另一种病,很少造成肺部感染,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但同时传染性极强,我们就称之为新冠病毒传染病。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结合救治的效果是显著的,特别是能够显著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发热、咽喉疼痛、咳嗽、乏力等症状,在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对于老年人来讲,只要满足条件,一定要加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球60岁以上老人接种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超过10亿剂次,非常安全。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8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1剂疫苗都不接种,他的死亡风险大概是14.7%;如果接种了1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了7.16%;如果接种了3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1.5%。与没有接种疫苗相比,接种3剂疫苗,死亡风险下降了9.3倍。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目前,我国具有较高的接种疫苗覆盖率,但老年人群接种的覆盖率还不够理想。众多的研究显示,无论何种疫苗,都可以有效降重症、防死亡。所以,加强针的接种,对于防止重症和防止死亡的保护力度将会更好。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比药物更重要的是多喝水、多休息,增强营养,精神愉快,不要有压力,这几条比吃药更重要。一些中成药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不是预防用药,没有病不要吃。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崇雨田教授:对于新冠感染者而言,有的人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崇雨田认为,这些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陈志海: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60岁以下,没有基础病,无特殊不适——建议:居家治疗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Rg1拜客生活常识网

60岁以下,有基础病,病情稳定——建议:尝试居家,密切观察

相关阅读:

  • 感情不和导致哪些后遗症
  • 骨折后有什么后遗症
  • 如何应对脑震荡后遗症
  • 春节长假过后 小心应对春节后遗症
  • 丰唇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 加班有哪些后遗症
  • ​脚踝扭伤后遗症都有哪些?
  • 快速击退睡眠不足的后遗症
  • 特别关注 刻意养生养出不少后遗症
  • 养生6招 远离加班后遗症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