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临,神兽纷纷归笼,家长们又开始了2个月的和娃独处时间。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寒暑假了,因为一放假家长就会把我们这些孩子都送到外婆家,对我们孩子而言在外婆家过寒暑假是一个不同的体验,外婆也乐得有我们相伴。
似乎每年寒暑假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亲戚家度过成了一种盛行的方式,但也有不少家长觉得这样的方式问题很多。
近日,有一位网友就发帖吐槽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一方式,并表示“实在无法忍受!”。

据这位网友介绍,自己的婆婆一共有两个儿子,自己是和小儿子结婚,而大儿子之前离婚后唯一的女儿就一直跟着婆婆生活,自己结婚后每逢暑假婆婆就把孙女送到自己家里小住。原本小女孩到家里小住也没什么,只是这个小女孩着实不让人省心。
每次来家里小住不仅欺负自己的女儿,还经常找自己要钱花,并且回到老家后也找自己要钱,不给就拉黑自己。其他琐事也一堆,重点是自己的婆婆和老公哥哥每次把小侄女送过来后就不闻不问,仿佛送过来就和他们无关了一样。今年暑假婆婆又准备把孙女送过来,该网友表示自己已经快抑郁了,实在无法忍受。

看完这位网友的吐槽,引起很多网友的热议:“太理解这位宝妈了,带一个孩子就够累了,还要带别人的孩子”,“慎重,不说带娃多累,孩子的安全问题就不能忽视”,“我姐家孩子每年都会来我家过暑假,我们关系好我对她的孩子也和亲生的一样,我觉得这是亲情的一种体现”。
确实,虽然说寒暑假把孩子送到亲戚家小住这件事很流行,但是每个人的态度不一样,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同,是否适合留在亲戚家小住也要看具体情况。但是父母多带孩子出门拜访亲朋好友却是好的,一来可以增进亲友感情,二来孩子也能借此机会学习一下礼仪文化。那么假期多带孩子拜访亲朋好友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称呼礼仪
不少亲戚朋友平日里接触比较少,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孩子见到了难免紧张害羞,不懂如何开口打招呼。家长出门前可以提前在家和孩子沟通好,比如告诉孩子今天是要去见什么人,如何称呼他们,见面时要怎么打招呼,逢年过节也可以教孩子说一些吉利话等。

如果孩子见面时紧张了,忘记如何打招呼了,这时候家长也不必着急更不要当众数落孩子,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见到陌生人紧张是很正常的。家长可以和亲友解释一下,再耐心的引导孩子即可。
2、做客时像个客人
家长带孩子拜访亲友时应该提前告知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就应该表现的像个客人,有些事在自己家可以做,在别人家则是不行的。比如未经允许不随意进别人家卧室、书房等,没有经过主人允许不能乱碰主人家的东西,更不能随意乱翻别人家的抽屉、柜子等,不要在主人家过于活跃奔跑,以免撞坏物品等。
3、餐桌礼仪
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里平时老人带孩子难免娇惯,吃饭什么都是按着孩子的喜好来,免不了随意没规矩。家长可以利用拜访亲友聚餐的机会给孩子上一堂餐桌礼仪课,比如餐桌上突然咳嗽怎么办,不能只吃自己喜欢的菜,不能为了找自己喜欢吃的在菜里翻来覆去,吃饭细嚼慢咽,提前离席要经过父母许可等餐桌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