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常有人提起,"某某某身体虚,老是感冒",这其实就是中医的"体虚感冒"。
1.什么是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其实是中医中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的是: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征的感冒(类似西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典型症状是:患者反复感冒,同时伴有明显"体虚不足"的表现。
体虚感冒的好发人群主要是那些身体较虚弱的老年人、小孩、妇女,以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老慢支、肺发育不良等)的患者。
2.中医的体虚感冒怎样分型论治?
中医的虚证,除按不同脏腑来划分外,通常也按气、血、阴、阳来划分,比如,体虚感冒就可以分为:气虚感冒、血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4种证型。
3.气虚感冒的特征及治疗攻略
老年人或平素身体虚弱的人,如果常常感冒,多是身体虚弱、体表护卫人体的正气(中医中的"卫气")不足所致,所以,这类患者临床上以气虚感冒最为常见。
气虚感冒,临床除一般感冒症状外,还伴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多汗、咳痰无力、反复易感、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浮无力等气虚证特征。
由于体虚感冒都是标实本虚证候,气虚感冒以气虚为本、外感为标,所以治疗应标本同治,以益气解表为主。中医教材一般认为本证应以参苏饮或人参败毒散加减治疗。当然,根据不同症状特征,也可以选用不同中成药治疗,根据自己经验,列举一些很具代表的中成药供大家参考,请阅览下一张思维导图:
4.血虚感冒的特征及治疗攻略
如果患者素来血虚,又感受外邪侵袭,那就特别容易导致血虚感冒。血虚感冒,是指除一般感冒症状外,还伴有面色少华或晦暗、嘴唇和指甲等颜色偏淡、头晕、心慌、咳痰不爽、舌质淡、舌苔白、脉浮细无力等血虚证特征。
由于血虚感冒的病机是:血虚为本、外感为标,所以治疗应标本同治,以养血解表为主。
对于血虚的治法,《黄帝内经》中有"夺血者无汗"的说法(意思是说:对于血虚的病人,不能用单纯出汗的治法治疗,因为汗和血都是阴液,是同源的物质);对于血虚感冒的治疗,历代多数医家推崇以中药"葱白七味饮"加减治疗,但无奈好像没有这个组方的中成药。参考其他中医专家意见,提供以下中成药组合方案供大家参考(在养血解表治法下,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解表药+养血药),具体思维导图如下:
5.阴虚感冒的特征及治疗攻略
平素阴虚的人,往往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