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总有一段时间感觉莫名的心烦,胸口好似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喝再多的水,好像也浇不灭,时常坐立不安,去哪里好像都逃不掉。
门诊有位患者,经常感到心烦气躁,控制不住的发脾气,好一阵子家人都静悄悄的,不敢多说话。
平时也不想吃饭,恶心想吐,夜里手脚发热,睡不踏实,恶梦多容易醒。仔细观察,发现母亲面目红赤,舌红且苔黄,咳痰黄而黏腻,脉象滑数。
这是典型的由痰热引起的症状,是“湿”和“火”两种邪气互结产生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很多人都曾深受其扰。
治疗主要以清火化痰为主,通常只需要一味药竹茹,便可治愈。
竹茹
竹茹也叫“青竹茹”“竹二青”,是禾本科毛竹属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明代的《本草蒙筌》中记载其:“削去青色,惟取向里黄皮”。一般是将新鲜成熟竹子外面的青皮先刮去,然后将稍带青黄色或淡黄色的中间层刮成丝状,或者削成薄片状,阴干收集保存即可入药。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采收,取材方便,用药简单。
竹茹性甘微寒,归心、肺、胃、胆经,具有清热化痰,去烦止呕的功效,是化解痰热的一味常用药。《名医别录》中说它:“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呃寒热,吐血崩中。”
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竹茹的条纹脉络清楚,就像交通道路一样,四通八达。
中医里面说:“以形补形”,在这里,竹茹就像是一个交通警察,疏散於堵在体内的痰热,使得脏腑经脉通达,气血顺畅,从而能够治疗由“痰热”引发的各种病症。
比如肺部痰热,胆火挟痰导致的咳嗽,咳痰;心上有火导致的惊悸不安宁,心烦失眠;胃部有热,不欲饮食,但是呕吐不止的症状。以及痰迷中风,舌头僵硬不能言语和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情况。
竹茹经典方
1、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主要用于肺部痰热严重,导致的咳嗽气喘,咳痰黄稠的症状。
竹茹黄芪瓜蒌汤:竹茹9克、黄芪6克、瓜蒌6克、水煎服,温饮。
竹茹和瓜蒌性微寒,都可以清除肺部的痰热,同时瓜蒌还能够宽胸散结,将於堵的痰液湿气排散出去,使得肺气得以舒展。
配以黄芪能够补气,不仅推动痰热排出体外,还可以提升肺气,增强肺功能,所以能够治疗此类气喘咳嗽。
2、胆火挟痰,犯肺扰心导致的胸闷痰多,心烦失眠,惊悸不安定的症状。
温胆汤:出自《三因方》,有方歌曰:“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半夏6克、竹茹6克、茯苓6克、陈皮9克、甘草3克、茯苓5克、生姜少许切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胆上有火,形成痰热,向上走会入侵它的邻居“肺”和“心”,就好像房子着火了,最先受到危害的就是住在它上面的住户。
肺部与外界相通,出现咳嗽咳痰的状况,因有“火”,所以痰色为黄色。而“心主神明”,心上有一团火,“神明”无处可去,就会四处逃窜心神不定,出现失眠害怕烦躁的现象。
这里用竹茹作为臣药,辅佐半夏,两者一温一寒,清热化痰,去烦止燥,配伍其他诸药,共同达到清除胆、肺、心的痰热的功效。
3、清胃止呕,用于痰热侵袭胃部导致的烦闷呕逆等症状。
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出自《温热经纬》
黄连6克、橘皮9克、竹茹6克、半夏6克、水煎服。
本方可以清热化湿,理气降逆。“胃气主降”,负责把谷物转化的物质向下运输,若是痰热堵塞,则会导致运输受阻,物质向上从而出现呕吐的症状。
黄连苦寒,可以清热,消降冲逆之火;半夏辛开,能够打开通道,散开於堵之结。
橘皮性较为温和,行气健脾,和胃止呕,加上竹茹可以化痰清热,共同清除胃部痰热,从而达到止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