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痰热瘀堵在四肢经络,导致的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语等症状。
涤痰汤:出自《奇效良方》卷一
南星9克、半夏9克、枳实6克、茯苓6克、橘皮6克、石菖蒲6克、人参6克、竹茹6克、甘草3克,水煎服。
陈皮、南星、半夏利气燥湿而祛痰;竹茹降火去热而化痰;加上菖蒲开窍通心,打通心脉,枳实理气利膈,使得气行走于经络,打通四经八脉。共用使得痰消而火降,经通而舌软。
5、由痰热引起的妊娠恶阻,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恶心呕吐,不想吃东西,有时候“吃什么吐什么”,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青竹茹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方。”
青竹茹(即竹茹)9克,橘皮9克,茯苓6克,生姜6克,半夏12克,水煎服。
痰热会导致脾胃失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肺气不调,故而出现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青竹茹清热化痰,橘皮和茯苓能够调和脾胃,帮助脾胃之气通行,半夏可以调理肺气,生姜解表散寒,将痰湿之气排出体外。诸药合用,清除痰热,同时消散邪气。
6、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非外伤导致的某些部位外部出血的症状,比如鼻孔出血)、崩漏等症状。
寒降汤:出自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赭石(轧细)18克、蒌仁(炒,捣)12克、生杭芍12克、竹茹9克、牛蒡子(炒,捣)9克、半夏9克、 甘草5克,水煎服。
在这里,生赭石能够凉血止血,蒌仁,竹茹、牛蒡子、半夏共同起到清热化痰的功效,加以生杭芍能够补血滋阴,最后用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消除血液中的痰热,使其流通顺畅。
注意事项:
1、对于寒痰咳嗽,痰色为青白色的人不宜服用;
2、胃寒呕吐,脾胃虚弱,大便溏泄的患者不宜服用;
3、孕妇,以及有其他病症不适者,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遵医嘱适当用方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