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医生,有学生在采样过程中下颌脱位了!现在合不上嘴巴,快点过来帮忙……”6月9日晚10点,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梁衍灿副主任医师接到求助后,随即到达现场,用熟练的手法3秒钟为下巴“脱臼”的男同学完成复位。
下巴“脱臼”手法复位
据了解,当晚10点钟左右,梁衍灿在连续工作3个多小时后换下防护服来到休息区,刚喝了口水,就接到同事的电话,有一名下巴脱臼的男同学需要处理。
梁衍灿马上戴好口罩,穿上隔离衣,又跑回了采样场地。“当时一名男同学坐在椅子上,嘴巴张得很大,下巴前伸,唾液外流,表情十分尴尬……”看到这种情况,梁衍灿初步诊断,男同学是核酸采样时张大嘴巴后导致了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
梁衍灿让男同学坐到场地边上,背靠着墙,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准备给他做手法复位。“我告诉他目视前方,尽量放松……”梁衍灿把两个大拇指放在男同学的下颌磨牙处,其余手指托住下颌骨,先是向下向前用力,接着往上往后送,男同学的颞下颌关节就成功复位了,整个过程只用了3秒(如图)。很快,男同学就能慢慢合上嘴巴。
避免张嘴过大再脱位
这位男同学告诉梁衍灿副主任医师,他之前就有过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经历,当时复位后没有用绷带固定。梁衍灿随后给他做了宣教,让他注意下颌制动(用绷带固定)两周。若复位后没有制动或制动时间不够,被撕裂的韧带、关节囊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可能会出现反复脱位,影响日常生活。
据了解,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张大嘴巴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闭口时不能自动恢复到正常的位置,以急性前脱位为主。表现为嘴巴不能正常闭合、疼痛、吐字不清、唾液外流等。
颞下颌关节复位通常采用手法复位,复位后常规进行颞下颌固定2-3周,常采用的是颅颌绷带固定法。原则上,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一发生应立即就医治疗,以防疾病发展为难治的复发性脱位或陈旧性脱位。
梁衍灿提醒,若有颞下颌关节脱位病史的,在核酸采样或者做口腔治疗之前,应事先告知医生。
【记者】江玲
【通讯员】张阳 黄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