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慢性炎症久不治愈,可能发展成癌症,比如许多胃癌患者都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到慢性萎缩性胃炎,再发展出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最终转变成胃癌的。
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胃炎转化成胃癌呢?林医生教给你3招。
1. 重视定期体检
尤其是已经有萎缩性胃炎的人,要定期体检观察是否有进一步的恶化。

因为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做是一种癌前病变,这个状态的胃,黏膜比较薄,上面还会出现不能正常代谢的“坏细胞”。
如果人体免疫系统不能将其快速清除,就可能有进一步的病变,若快速地增殖就会演变成癌细胞。
体检能帮助发现这些变化,预防进一步的恶化。
2. 根治幽门螺杆菌
在我们国家大约1半以上的成年人胃部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它是诱发胃炎的元凶之一,如果通过C13、C14检查发现有幽门螺杆菌超标且有胃部的病变,就可以选择进行根除治疗。
可以通过使用抗酸剂、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来根除幽门螺杆菌,这样就能避免它们持续祸害胃黏膜而减少癌变可能。

3. 科学饮食
胃是否健康,饮食很重要,本身有胃病的人更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饮食,少吃或者不吃会伤胃的食物,多吃对胃好的食品。
生、烫、硬、辛辣、冰的食物就比较伤胃,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造成损伤。
另外尤其要注意的两点是三餐规律、七八分饱,既要避免暴饮暴食也要避免过于饥饿。
虽然长期胃炎不管不顾可能诱发胃癌,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要在这期间做好对胃的保护,我们还是能够避免胃癌的侵害,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
要及时了解胃部的病变情况,最准确的办法就是做胃镜,胃镜是怎么做的?哪些人需要做胃镜,我们继续说一说。
胃癌筛查的主要手段:胃镜
胃镜是筛查、诊断胃癌等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现在胃镜检查已经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普遍。但很多人对胃镜不是很了解,我们继续说说胃镜的过程。

胃镜是怎么做的?
胃镜前端是内视镜,后面连着一条直径约1公分的细长管子,管子外面是一层黑色塑胶,它包裹着导光纤维。
检查的时候医生会把胃镜从受检者嘴中依次伸入食道到胃再到十二指肠。
胃镜上的光源器还会发出强烈的光亮,借助这些光线,能帮助医生看到受检者消化道内的各种情况,以此来判断健康水平。必要时还可伸入夹子做切片检查。
胃镜检查全程约10分钟,如果做切片的话,需要20-30分钟。
那胃镜检查会不会很难受?
胃镜分两种,一种是无痛胃镜,所谓的无痛是指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让患者失去对手术的感知,没有任何知觉的完成胃镜检查,检查完之后患者对于检查过程发生了什么,完全不清楚,所以检查过程不会很难受。

还有一种就是不打麻药,全程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操作,这个就比较难受了。
哪些人需要做胃镜检查?
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并且满足以下中的任何一条,建议做一次胃镜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后面检查的频率。
1.家里一级亲属有胃癌,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2.有其他胃癌风险因素,如高盐饮食、爱吃腌制、油炸食物;
3.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将近5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4.怀疑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
5.不明原因地反复腹胀、腹痛、反酸、烧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