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表中成药:香苏正胃丸
组成
广藿香、紫苏叶、香薷、陈皮、姜厚朴、麸炒枳壳、砂仁、炒白扁豆、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茯苓、甘草、滑石、朱砂。
功能
解表化湿,和中消食。
用于小儿暑湿感冒,症见头痛发热、停食停乳、腹痛胀满、呕吐腹泻、小便不利。
注意
(1)本药含有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其他中成药
(1)藿香正气软胶囊:由苍术、陈皮、姜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状见头痛昏重、胸膈满闷、腹胀痛、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型感冒见上述症状。儿童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减量服用。
(2)金衣祛暑丸:由藿香、香薷、紫苏叶、木瓜、茯苓、丁香、檀香、甘草组成。用于中暑外感,恶寒发热,头痛身倦,腹胀吐泻。
总结:小儿感冒药不仅这几种,关键要分清类型
有很多家长可能会问,这几种药我们都没有,或者医生都没有开,孩子感冒可以吃别的药吗?
@黄药师手记:当然可以。这里只是列举典型中成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是帮助家长掌握判断孩子感冒、咳嗽的类型的方法,避免滥用中成药,用错中成药。
1、体虚感冒:关键在于容易反复感冒、遇风流鼻涕打喷嚏,出汗,怕风,在流行病爆发时期很容易中招。
2、风寒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寒冷时节,症状以寒证为主:怕冷较重,轻微发热,头痛,身体酸痛,鼻塞,口不渴或仅喝热水,咳痰稀白,流清鼻涕。
3、风热感冒:常发于春、夏较暖和的季节,或冬季在较温暖的房间。症状以“热”证为主:发热较重,轻微怕冷,微有出汗,头胀痛,鼻腔干燥发热,流黄鼻涕,口干咽干,喜喝水,咽喉肿痛,咳嗽黄痰。
4、暑湿感冒:常常发生于夏日暑热天气,常常表现为“中暑”、“胃肠型感冒”的症状:发热较高,头痛,身重酸痛,口渴,呕吐,腹泻等。含有湿邪和热邪两方面的特点。
以上只是列出了比较典型的几种感冒、咳嗽的类型,当然,临床有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有兼有多种感冒、咳嗽证型的,也有上面没有涵盖的类型。我们后面的文章也会介绍到更多的内容。
参考资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国药典》《方剂与中成药》《只有中医知道:中成药这样才有效》
#哆咖医生超能团#
相关阅读:
5种常用于风寒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建议收藏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