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久坐不动以及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体分解血栓的速度会变慢。

图片来源:baidu.com
血栓形成不能及时的分解掉,就会附着在血管壁。其实,血栓并不一定固定在一处,它可能出现脱落,随血液一同流淌。血栓游走时,一旦在某处血管中造成堵塞,就会引起一些急症。
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逐年上升,预计在2020年每十万人发生率达478。它已成为一个危及全球性的疾病,是第三大心血管杀手。在西方国家,每年死亡人数超过80万人,这一人数超过了艾滋病、前列腺癌、乳腺癌和高速公路意外事故导致死亡人数的总和。
早在19世纪,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就提出了“血栓形成三要素”。即血液的流速缓慢,血液的成分改变,以及血管的损伤。这也被称为血栓的“危险三角”。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容易使我们陷入“危险三角”呢?快来看看,你中没中招!
- (1)长时间静坐久卧不活动,如在长途流行,乘坐飞机火车过程中;
- (2)女士在孕期及产后,口服避孕药也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 (3)近期接受大的手术、卧床制动或受到创伤,造成骨折等;
- (4)其他的像高龄、肥胖、家族史等。
其中人们在长途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的经济舱位狭窄拥挤的空间,无法移动双脚造成小腿血流淤滞。
据悉,每静坐一个小时,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10%,静坐90分钟,膝关节的血液循环降低50%。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导致肺栓塞,引起急性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甚至猝死。
同时机舱内通风不良,空气干燥,中间的乘客为了避免频繁去洗手间而减少喝水,造成人为的血液浓稠,这些更加剧了血栓发生的风险。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经济舱综合征”,早已不局限发生在飞机上,办公室的白领由于紧张的工作,而导致的长时间的静坐和缺乏饮水,同样面临“经济舱综合征”的风险。
“经济舱综合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及时预防,是可以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的:
4步“杀死”下肢深静脉血栓
1.时补充水分: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补充水分,每小时最好补充200ml的水,避免血液黏稠。
2.经常运动脚部:每小时要做3-5分钟的脚部运动,包括脚尖、脚趾及膝盖运动,促进血液回流。下面分享4个简单易学的“清理”血管小动作,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
① 足尖运动:坐立,将双脚脚尖着地,尽量与脚踝保持水平,以脚尖为支点带动足部向后上下移动10至15次。

② 按摩腿肚:左腿自然弯曲,弯下腰用左手轻轻按摩小腿肚10至15次,换右脚依次重复。可有效促进腿肚血液循环。
